作者:潇霄 2019.6.23
老师:陈思帆
老师分享了婴儿观察实验,发现婴儿会主动地有意志地影响环境,用互动的方式。即使只有6个月大。
在看蒙台梭利的书里,讲儿童是创造性地吸收来自环境的信息,然后进行加工学习。
遗传与环境之争。在准备这一次的分享,我才重新看了理论,才有印象,才开始记得。
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他的观点是遗传决定论,是儿童的成熟推动着所有功能的发展。超前练习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证明,儿童有着自然的成熟时间点。教育需要遵循规律,而不要拔苗助长。最重要的是培养兴趣和习惯。我觉得挺好,这样一来,儿童不应该背负着那么多的成长压力。
华生的环境决定论,认为儿童的内在没有那么重要。而是环境给予的刺激决定了儿童会长成什么样子。我觉得环境的反馈对儿童的确非常地重要,但太过绝对,忽略了儿童本身的功能。不赞同。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四阶段的运算。同化和顺应很有意思。同化是用自己的知识体系来筛选,顺应是纳入新的知识结构。同化是量变,顺应是质变。我觉得就像即兴戏剧,一直在说yes and ,其实就是在一直纳入别人的知识体系,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如何用yes and 的方法,来带领俱乐部。聆听的时候,咨询中有说,去关注来访者的结构体系,去理解。就好像在聆听中,发现他的地图,然后一起找到路。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文化和历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最近发展区是儿童能力之外,可以提升的区间。这个观点我很赞同。然后,我又开始困惑了,怎么知道和区分这个空间的界限。是在最近发展区,还是已经在拔苗助长了?
在讲课的过程中,讲及不同的理论。老师说的一点,我很赞同。她说,这些理论里,你愿意相信哪个理论?你愿意接受的部分是哪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