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庆总裁推荐了一本小书,是关于改变自己、重铸自己价值观的具体方法,每一章都特别经典,都是名副其实的干货。
每个人是否都有内在的青春之泉,成功机制能不能使红颜永驻?失败的机制会不会加快“老化的过程”?
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一个人——包括科学家在内——对已知的事实常常培养出一种“过分的信任”,而事实本身都不一定能保证这种信任是否恰当。从实用的角度考虑,这些“过分的信任”不仅是容许的,甚至是必须的。
支配我们现在的行动“和实际表现的”,是我们对未来目标的假设,这种假设的目标有时候是看不见的。哥伦布首先要假设它的西面有一片广袤无垠的土地,然后才能去寻找他,否则他就不会起航,即使出了海,也不知道把航向定为南方、东方、北方还是西方。
科学的研究之所以万能,仅仅因为人们对自己的假设充满信心。科学实验不是漫无目的的,瞎忙而是有方向、有目标的。科学家必须首先建立一种假设的真理,不是以事实为根据,而是以推论为根据。
生命力——永葆青春的秘诀
我相信,人体——包括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是一部机器,由无数较小的机制组成,这些机制都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但是,我不相信人是一部机器,只相信人的本质在于使这部机器具有活力;在于占据这部机器,指导它,控制它,用它作为工具。
人本身并不是机器,就像电不是它所流经电线或他所发动的马达一样。我相信人的本质是“超肉体”之物——他的生命、意识和智慧和本体感。把这通称为“我”。
多年以来,各类科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等等。这一基本能量——不管它是什么——的来源,绝不是我们从摄取食物中得到的“表面能量”,这一点是十分显然的。为什么能长期抗拒环境压力?为什么能比别人活得更长?我们称这种人为具有“强壮体魄的人”。
我们是否认为自己衰老
到了某一年龄的时,我们会不自觉的期待“老之将至”。
传统观念认为,人一到70岁左右就开始衰老和无所作为。这种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到了这个年龄就真的“衰老”了。在更为开化的将来,我们可以把70岁视为中年。
根据一般的观察,不少人在40~50岁这一阶段,在容貌和动作方面开始显老,而其他同龄人却依然显得很年轻。
最近一项研究发现,关键在于“老年型”的人到了45岁便自认为到了“中年”,越过了青春的顶峰;而“青年型”的人在45岁时,仍然觉得自己尚且年轻。
至少有两个方面能够说明我们如何认为自己已经衰老。
其一,在一定的年龄时,我们更希望老年将至,不自觉的确立一个否定的目标,让我们的创造性机制去实现;
其二,在等待衰老并且恐惧它的后果时,我们可能不情愿的做出一些事情,促使自己老化。
我们开始减少身心两方面的活动,使身体各个部分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大大丧失。缺少锻炼使我们的毛细血管收缩,并最终失去作用,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血液供应不能充分地流到肌肉组织。
实际上对于扩张毛细血管、维护身体各组织的血液供应和清除废物来讲,比较激烈的运动锻炼是必不可少的。
西里耶博士曾在一个活的动物身体内植入一个空试管来培养动物的细胞组织。不知是什么原因,在这个试管中形成的是生理机能比较“新”和“年轻”的细胞。如果不加注意,这些细胞一个月之内就死去了。
然而,如果试管中的液体每天清洗,废弃物每天清除,这些细胞就能长期活下去,永远保持年轻,既不老化,也不死去。
西里叶博士认为,这可能就是衰老机制,如果事实如此,只要延缓废弃物生产速度,或者帮助身体组织抛弃废物,“老化过程”就可能推迟。
在人体内,毛细血管是废弃物清除的出路,缺乏运动和一般活动,最终将使毛细血管“干枯”,这已经是人们确认了的事实。
活动就是生命
当我们决定消减身心两方面的活动时,实际上是在愚弄自己。我们在前进道路上“停滞”下来,缺少生机,放弃了我们的“远大前程”。
我毫不怀疑,如果你去找一个30岁的健康人,使他相信自己已经年迈,体力劳动是危险的,心理活动也是徒劳的,那么用不了5年时间,你就可以把他变为一个“老人”。
如果你能说服他每天坐在椅子上,放弃一切对未来的梦想,放弃对新观念的一切兴趣,把自己看成一个“没有油水”、“没有价值”、“没有意义”和没有创造性的人,那么,我敢保证你能实验性的创造一个老人。
在生活中向前看
我相信,生命本身就有适应性,生命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生命是人类有权使用的“手段”之一,用各种途径达到重要的目标。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原则在各种生命形式中都是通用的——从变形虫到人类均是如此。
例如,北极熊需要有一张厚厚的皮毛才能在寒冷的环境中生存,需要有保护色才能猎取食物和躲避敌人。生命力作为一种“手段”达到目的,为北极熊提供白色的厚皮毛。生命为了应付环境中的难题而产生的适应性,几乎是没有止境的,举不胜举的。
如果生命能够适应多种多样的形式,作为达到一种目的的手段,那是否能这样推断:如果我们把自己置于一种追求目标的条件,而需要更多的生命的话,我们就真的能得到更多的生命?
如果我们认为人是一个追求目标的生物,我们可以认为适应能力或者生命力就是推动他达到这个目的的能源或者燃料。
一辆库存的汽车,油箱里用不着汽油,一个追求目标的生物,没有目标也确实用不着多少生命力。
我相信,如果怀着喜悦和憧憬期待未来,我们就能确立这种需要,那时候,我们会盼望明天的欢乐,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事情可做,有前进的目标。
建立对生命力的更大需求
创造性当然是生命力的特征之一。创造性的本质是盼望一个目标。有创造性的人需要更多的生命力。统计数字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作为一组创造性工作者——科学家、发明家、画家、作家、哲学家——不仅比非创造性工作者寿命长,而且能比较长久地保持创造力。
米开朗基罗年迈80后完成了几部最杰出的作品;歌德在80岁以后写出了《浮士德》;爱迪生到90岁还有发明创造;毕加索在75岁以后才统治了当今世界的美术领域;赖特90岁时仍被视为最有创见的建筑师;萧伯纳90岁左右还在写剧本;摩西祖母90岁才开始挥毫作画,等等。
正因为如此,我才建议你要“培养对将来的憧憬”,而不是“对过去的怀念”——如果你希望保持创造性和活力的话。
培养对生活的热情,建立对更多生命的需求,你就能得到更多的生命。
信心、勇气、乐观和向前的态度,给我们带来新的生命和更充实的生活。
消极、悲观、挫折、生活在过去,不仅是“衰老”的特征,而且是衰老的原因。
孀居使有些妇女衰老,却不影响另一些妇女。如果一位孀妇,觉得日子已经到了尽头,再活下去没有意义,她的态度会在外表上有所表现:人老珠黄,满头白发……,另外一位,虽然年龄已经不小,却还是风采照人。她也许正在争取得到一位新丈夫,或者在事业上努力奋斗,或者只是忙于孀居之前没有闲暇去发生兴趣的事情。
退休后不要放弃生活
许多人在退休后很快就走了下坡路,觉得自己的积极创造性生活已经完结,自己的任务也已完成。
他们没有什么可期盼的东西,生活感到无聊、消极,而且觉得自己置身于物外,没有任何重要意义,所以往往丧失了自尊心。他们的自我意象是一个无用的、无价值的、“腐朽的”寄生虫,有很多人在退休后一年左右就去世了。
对这些人致命的伤害并不是退休本身造成的,而是因为他们脱离了生活。可怕的是无用和被淘汰的感觉,是自尊、勇气和自信的丧失,这些东西原来是靠我们当前社会的态度来支撑的。
我们应当明白,这些都是过时的和不科学的概念。50年前,心理学家以为人的心理力量在25岁时达到顶峰,然后开始逐渐下降。
最近的发现却是,人在35岁左右才达到心里的顶峰,然后一直把这个水平维持到70岁以上。无数的研究表明,学习的能力在70岁时的水平同在17岁时不相上下,尽管如此,居然还有人坚持胡说什么“老家伙什么东西也学不了”!
站不住脚的过时概念
心理学家曾经认为,任何类型的体力活动对40岁以上的人都有害处。20年前,一位著名作家甚至建议说,超过40岁的人如果能坐着就不要站着,如果能躺着就不要坐着,以便“保存”他的力量和能源。
现在,心理学家和医学博士,包括国内最有权威的心脏病专家却告诉我们,为了健康起见,不论人的年龄如何,各种活动——甚至是比较剧烈的活动——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必须的。
你可能病的太重不能活动,但绝不会老的太厉害而不能活动。如果你有一段时间相对来说,活动较少,忽然从事比较费力的活动,可能产生巨大的压力,可能损害身体甚至危害生命。
所以,如果你还不习惯于艰苦的工作,我奉劝你“轻松”而“逐渐地”接受这种锻炼。
如果你已经超过40岁,忘掉你在大学时曾经举过的重量,也忘了你当时短跑的速度。一开始每天绕着住宅区走一走,逐渐把散步的距离增加了一公里,然后是两公里。经过6个月之后再增加到5公里。然后轮换进行小跑漫步。一开始每天小跑半公里,然后是一公里,以后再加上一些俯卧撑、屈膝或者适度的举重练习。
克莱顿博士用这个计划来训练50岁至70岁的衰老和虚弱的人,两年或两年半之后,他们就能每天跑5公里之多,不仅感觉良好,而且通过医疗检查发现,心脏功能和其他重要器官的状态有很大改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