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花钱的人才会赚钱。
这句话一直被我奉为消费时的圭臬,以致于从学校出来不足两年的我,凭借洒满鸡血不知疲倦的努力搬砖工作稍稍赚了钱后,便开始在买买买这条“康庄大道”上走的坦坦荡荡而理直气壮。
于是陷入一种怪圈,似乎怎么买都不够,好看,买!特别,买!喜欢,买!不曾考虑自己是否需要,总感觉自己仿佛已经被金主包养,只管把自己打扮漂亮然后等人上门宠幸似的。小几百的这里一笔那里一笔看着淘宝页面一次又一次的显示您已成功付款等待买家发货的画面,觉得这样就够了。
一开始时我还自我安慰,还好还好,每花了每个月工资的三分之一,还能承受。喜欢就买呗,能承受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能买买买。
可是一个月,两个月,四个月。渐渐的,随着各家快递小哥以平均每个星期四到五次“你好,xx的快递”的频率在面前刷脸打卡,以及花呗扎个蝴蝶结打包送上的还款账单,感到有些不安。
2
“你的衣服都足够开一期时装秀了”,回到家里,妈妈在房间一边收拾我的衣服。一边说道。
“baby,你最近怎么了?一直看你在网购衣服”。脑海里忽然闪现,闺蜜也说过相似的话。
我晃了晃神,望着鞋柜里三四十双鞋子,衣橱里近百套的衣服和裙子,有一半甚至连吊牌都没拆,撑包杆上五十多个大中小款式的包包。
当我被满屋子的衣服鞋子包包包围,我忽然发现自己其实并未能真正正确的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并在“理性消费”这条道上越走越偏离航道。
我真的需要这么多的衣服吗?
这种外在的物质满足于我而言真的有必要吗?这种开心让我踏实了吗?
这一串一串的反问把我自己问倒了。
3
我想了想,其实并没有。
那我为什么会如此沉溺于其中无法自拔呢?
痛定思痛。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懒。
懒的去思考。懒的去前进。懒的去学习。
满足于买买买的当下,感觉好像是比一场性事让人更来的高潮有快感的多,可是相比临近还款日期看到账单时漏掉的那一拍心跳,又是为何?
4
归根究底,其实是一种不安感。
对于自己在工作上遭遇瓶颈毫无进展,业绩半死不活日复一日的不安。
对同学加薪升职,被领导欣赏表扬,生活过的精彩纷呈生姿摇曳,自己却一潭死水波澜不惊而一次次被重型机般碾压的不安。
对时间这把杀猪刀毫不留情趁你不注意时加速父母的老去,身材不再高大日渐佝偻,走路不再轻快日渐沉重缓慢,而自己却还没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不再让父母担忧的不安。
而当自己被动去承受这种不安和焦虑却不深究,就演变成通过外在的不断感官刺激来满足内心的空虚的死循环中。
不断的买,不断的填。却愈发不安。
借华丽的外衣,去掩盖自己是个草包的事实。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5
台湾著名主持人蔡康永曾经说过: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语,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语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今后打脸的巴掌。
一语惊醒梦中人。
我羞愧的不行。不敢与闺中密友一道而知。更不敢抬头望母亲的面。
我默默的把能退的衣服鞋子包包,都退了回去。留下简单几套日常穿。不能退的,或赠送友人,或拿去网站拍卖,或拿去捐赠。
把出了校门就还给了老师的英文捡起来。报名英语培训机构,利用业余时间,把自己早已陌生的哑巴英文再重新找回来。
下了班以后,不再一头扎进宿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而是约上好友,去公园跑步。回来去市场买菜,亲自做一桌家常小菜。收拾完,整理一日工作内容。再读读自己感兴趣的书。
尝试在陌生人面前写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报名Spencer的新媒体写作培训班,加入浩浩荡荡争奇斗艳的后宫佳丽们中,去取一份计谋,去取一份经,哪怕在一众大神面前被虐的体无完肤,还是坚持去写。挑战自己,迈出新的一步。
看似平常的小小改变,却使我这几个月的内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焦虑感不再让我恐惧,我的不安不知所措迷茫不再是一团迷雾让我找不到方向。我有了充实的生活。现在虽然还不够好,但我却有了信心,以后一定会更好。
6
这是我一段小小的心路历程,好在,我走了出来。不知道你是否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或者感悟?如有,愿能有幸细听一二。
微信昵称:啊媛。大与茶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