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担心,是报名前的游移不定;是坚持了一百多天,却中断了1天后的功亏一篑,自我厌弃;是坚持了20天后,望向前方长途漫漫时的动力疲乏;是在“一时冲动”下报了名,坚持了4、5天后再提不起劲头,觉得自己果然不是那块料的“合理验证”。
它们聚在一起,诉说着一个事实:只有「达标」了才能证明我很好。当那个标太遥远时,当我看不到“我很好”的可能性时,不如放弃。
这很像小时候考试交答卷,100分才是达标的,每差1分,我就离”我很好“差一丢丢。
可是,除了某些大型考试是择校录取的参考外,日常的大部分考试都只是一种训练,功用只是映衬出没掌握到的地方,进而有针对性的不足。它们是「前进的辅助工具」。
但是,很多人不会把它单纯地视为辅助工具,而是当成大型考试的预演。他们关心的不是哪里失分,哪些问题导致了失分,而是分数本身。分低了就焦虑,分高了仍焦虑(可别跌下去)。考试扮演了预演未来可能性的角色,失去了最纯粹的初始功用——辅助前进。
长期浸染在这种焦虑的氛围下,就会形成一种自动反应。每遇到类似考试的场景,达标、拿分数、拿奖励就成为第一主体,至于在这个场景下真正能收获什么,参与与没参与会有哪些差别,反倒成了次要关注点,甚至丝毫不被关注。
换言之,当达标、拿分数、拿奖励占据主体时,“我”这个真正的主体就退居二线了,整个过程就变成了证明自己或能否证明自己的较量,变成了内耗,而不是有建设性的前进。
我们需要的是让“我”重新变成主体,让考试还原它最纯粹的初始功用。
如果没有进入这场考试,那些我自以为掌握实际却没有掌握的事实,是映射不出来的。现在通过这场考试,我看到了。我对自己的认识又客观了一分,在学习上,找到了发力点,在制定时间管理时,避免了某些不切实际;在工作中,避免了盲目自信可能会导致的损失……
这些益处是多么实在,多么有建设性。但是,如果没有以“我”为主体的视角,它们又是那么虚,那么被视而不见。
所以,重点中的重点就是——重拾以“我”为主体的视角,以“我”为主体看待你将要做的事情。
切换到意志力训练营上。
它可以是一次考试,检测下你的定力到了什么阶段。
也可以是一条辅助线,在未能打卡的断点处,照见你应对不及的弱项。
也可以是一个推进器,在独自一人战胜惰性很吃力的情况下,借由集体氛围推一把。
……
更多的益处,由你来定义。
那个结果,完成21天,重要吗?完成100多天又断更,重要吗?
不重要。
因为完成与否,获奖与否不是自我价值的证明,我只要以“我”为主体,抓住那属于我的实打实的益处就好。
那个结果,完成21天,重要吗?再次完成100天,重要吗?
重要。
因为只有真的奔着要去完成21天的心去做,过程中的益处才会实打实显现。如果抱持着“反正完成21天的结果不重要,也没必要那么用心坚持”的想法,就要注意了。它恰恰不是以“我”为主体的主动视角,而是“有个奖励、荣誉在前面吊着我才愿意行动”的被动视角。
并且,那些真的完成21天的同学们,是值得庆祝赞赏的。不是说,欢庆就是在喂食小我的得意,得意了就会忘形。高兴了,就大大方方去庆祝,去扭一扭跳一跳,像孩子一样。
期待第二个21天,第三个21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