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问题+”教学重塑学习生态:问题线与文化场和谐共舞

“问题+”教学重塑学习生态:问题线与文化场和谐共舞

作者: 岭月松风 | 来源:发表于2024-06-18 08:29 被阅读0次

随着教育改革的浪潮不断推进,课程教学日益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能力。在这一背景下,2015年诞生的“问题+”教学范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引领了粤闽桂黔四省23所学校的教学变革。它不仅是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肇始于2009年情知互动模式的迭代升级,更是对课程教学的一次深刻革命。

一、“问题+”教学范式的革新之路

“问题+”教学范式在情知互动模式的基础上,将“认知”维度升华为问题线,“情感”维度升华为文化场。问题线与文化场交相辉印,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空间。

“问题+”教学范式的核心在于用问题学,包含了教学目标(问题+核心素养)、教学结构(问题+问题串)、教学方式(问题+教学做合一)以及教学文化(问题+生态场域)。这一范式超越了单纯的知识传授,旨在培养学生的广泛技能、态度和人格成长。根据学科特质,这一范式还演绎出诸学科变式,如体育音乐美术“1+X”教学、科学现象教学、英语TBLT教学……

“问题+”教学的创新之处在于:①从凝练问题的角度活化教材,强调问题、问题串在学习中的意义,创新了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路径;②变知识教学为问题驱动,突破了项目式学习在学科基础课程中的实施难题;③情知互动、生态场域、生态取向,提炼了彰显师生生命价值感与意义感的课堂操作策略及教师发展策略。

2022年~2024年,“问题+”教学范式推广应用的普适性探索获得重大突破:问题线构建方面的问题探究环节三招、“问题+”教学范式学科变式体音美“1+X”教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模型及特有课型,文化场构建方面的课堂文化习得课、《“问题+”教学课堂品质评价表》、《“问题+”教学课堂样态速判表》等,常人可学、常态可用,为《大湾区背景下镇街小学孵化提质的实践研究》23所实验学校课程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问题线:认知的阶梯与引航灯

“问题+”教学在“认知”维度探索学习重构——“用问题学”超越“用教材教”,基本特征是《学习单》、问题串、课堂无边界及超链接结构化课件。

在“问题+”教学的课堂中,问题线是引领学生进行知识探究的重要线索。它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知识的本质和内涵。问题线的设计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逐步引导学生走向深入。

激发探究欲望:问题线的第一个作用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这种探究欲望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引导深入思考:问题线的第二个作用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和推理。这种深入思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背后的原理和规律,形成对知识的系统理解和应用。同时,深入思考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知识迁移:问题线的第三个作用是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这种迁移和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文化场:情感的摇篮与精神的滋养

“问题+”教学在“情感”维度探索空间重构——从知识场演进至知识场、生活场、生命场融合的生态场域,基本特征是U型座位,教师走下来、教学慢下来、协同学习静下来。

在“问题+”教学的课堂中,文化场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学习环境。它通过营造安全润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方法和价值。这种文化场不仅有利于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还有助力于更好地理解知识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营造润泽环境:文化场的第一个举措是U型座位,学生们围坐成半圆形,这种布局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促进了同学间的交流。安全润泽的课堂文化,让每个人都能放心地表达观点,不怕出错,敢于挑战,求助与施助,倾听与对话。

浸润情感价值观:文化场的第二个作用是浸润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在文化场的浸润下,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化的情感力量和价值观的引导。这种情感和价值观的浸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拓展知识视野:文化场的第三个作用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在文化场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领域和文化背景。这种知识视野的拓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和人生,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四、问题线与文化场的融合:知识与情感的交响曲

在“问题+”教学的课堂中,问题线与文化场是相互融合、共同作用的。问题线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兴趣和求知欲;而文化场则通过浸润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这种融合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也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

问题引领文化探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具有文化背景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这种问题引领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文化浸润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化现象和文化问题。这种文化浸润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摘录自全国中小学教师“教学评一致性”课堂展示及课例研究活动黄娜专题报告)

相关文章

  • 7月书影总结 - 草稿

    书籍: 《尊严论》 本研究以汶川大地震后灾区文化重塑与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更深层次的人文根源为对象。...

  • 精进79《大家三小》11

    第五章《有问题,有互动:多样综合的学习方式》1 首先谈了重塑教与学的文化问题,作者认为高品质的学习发生于问题的产生...

  • 【演化者:怎样找到自己的生态位】学习体会

    问题: 怎样找到自己的生态位? 问题边界:——资源不变。——你对环境有选择权。——想要重塑竞争力。 解决之道在于:...

  • 与自然和谐共舞

    KIN 237 电力的红地球 Red Electric Earth 公元 2018/1/15(周一) 农历 十一月...

  • 企业要想构建企业生态文化,应从哪几个维度去思考?

    【问题66】企业要想构建企业生态文化,应从哪几个维度去思考? 答:构建企业生态文化,简单来说就是在企业中落实文化。...

  • 与问题共舞: 不把问题看成问题, 就好了

    我看到这篇讲义,我内心又踏实了一次。 别着急忙慌的想尽办法解决问题, 因为问题永远都解决不完。 今天早上还有一个朋...

  • 学习观2

    学习的原则: 1.明确任务的输入与输出,明确问题与答案。 2.用例子重塑大脑结构。 学习方法: 1.思考类学习方法...

  • 和谐之光(光明心)

    和谐之光(光明心) 契入空性,融入空性,与空性共振,与空性共舞 契入明性,融入明性,与明性共振,与明性共舞 契入空...

  • 宰相 肚

    宰相肚里能 撑船? 不因 容量大, 而是 代谢快, 消化酶 如海。 和谐 不和谐... 与尴尬 共舞, 与敌人 共...

  • 2022-01-09

    择轩老师就是赐予我们慧命的母亲,重塑我们生命的三观,让我们与灵魂共舞,与天赋共舞,活出生命的真谛!择轩老师母仪天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问题+”教学重塑学习生态:问题线与文化场和谐共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jfx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