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作者: 冯锋 | 来源:发表于2018-10-07 23:12 被阅读0次

采铜的《精进》,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一直以来我认为这本书和别的方法类书籍没什么两样。但是今天在读书群里,我看到了这样一段读书文摘。这段文摘的作者把采铜的观点用自己的语言再来描述,我看到的是比采铜讲得条理更清晰、简洁,更具操作性的描述。这段描述直接过过击碎了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在读书”的幻想。

以下是这段文字。

《精进》

——个人MVP产品法(行动方法)

作者引入了一种流行的互联网创业法——“精益创业”(Lean Startup)中的关键概念“最小化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指的是使用最少资源、被最快制作出来的、可执行基本功能的试验性产品。创业者应尽快地把最小化可行产品推向市场,再根据用户反馈来进行优化。(序言结构:回答了标题,什么是“个人MVP产品法”。)

区别于传统产业把产品完全造好再推出的理念,MVP是直接推出一个较简单版本的产品,再根据市场动态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质量的改进。(用一句话明确了MVP法与传统产业的产品观念的区别,起到了“冲突”的作用,引起读者读下去的愿望。)

怎样把这个概念运用到个人发展中呢?首先我们要知道,“产品”指的是结果而非过程;是对材料结构性的整合,而非简单粗暴的堆积;是要能被他人检验的东西;是能创造正向价值的;而且,产品也是一种媒介。因此,阅读一本书不是产品,一篇深入思考后写出的读书心得才是产品;在一间公司工作不是产品,但工作经验和总结报告是产品。“个人MVP”法就是我们可以从自己在做的事情中找出一个最小化可行产品,把它推向其他人,得到反馈后再不断修正的方法。(转换,把方法用自己的理解简练归纳,大量的类比)

构建个人MVP(关于应用的思考,采铜的观点只是以下三段中每一段的第一句话,书摘作者把观点放到自己的“场景”中展开,更具操作性了。)

第一步,我们要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我们总是希望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给出成果,事实上,我们很难“完全准备好”。在做产品时我们会发现,总有问题还未顾及,总有能力尚有欠缺。

第二步,我们需要克服“自我防卫”的心态,积极接受其他人的反馈。尤其在遇到负面的反馈时,要把这些批评作为一种“信息”而非“评价”来看待。用冷静的心态、审慎的头脑去分析信息中的有效成分,应用到产品的优化上。

第三步,在于克服“沉没成本”的固执,勇于自我修正。我们对待自己的产品,可能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珍惜和爱护。但为了让产品迭代或者进步,就得不断重新审视,不断打磨,甚至还需要推倒重来。比如一篇自己撰写的文章或报告,看来看去也不舍得删去任何一部分,这是人对自己付出的努力,也就是“沉没成本”的留恋,即便这些努力可能对将来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了。互联网产品要持续迭代,个人也是如此,为了重新构建出更完善的自己,需要拿出改革的勇气。

书摘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但带给我的思考却并没有结束。同样是学习,为什么有的人努力了,能摘到想要摘的果子;而有的人努力了,却对目标犹豫不决,只得到了皮毛;还有的人,不想做任何努力,就想得到。

相关文章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石可以攻城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石可以攻城,他山之石可以攻心,他山之石还可以盖房…… 没事多捡捡石头,万一捡到宝石呢,谁也...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的青椒学习之旅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陕县699任淑霞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意思:别的山上的石...

  • 他山之石,可攻玉

    他山之石,可攻玉

  • 天不生仲尼

    他山之石,可攻玉

  • 灵魂的脚步

    他山之石,可攻玉

  • Masonry设置Label自适应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2022-02-24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鸣》,其含义是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琢磨玉器。 ...

  • 他山之石

    最近似乎多了很多感悟,翻开云笔记,这一年来,原来留下最多的,是写了一半的文章。记得写前两部小说的时候,曾经暗暗发过...

  • 他山之石

    今天周六,下雨。看了天气预报,周日还下雨。 这鬼天气什么也不想干,更不想想,连放空自己都仿佛成了慵懒的一个借口。 ...

  • 他山之石

    在前台等待顾客的时候,和吴老师王老师聊天,发现他们对中药了解很多、掌握很多,也能运用好多方剂了。挺羡慕他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他山之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jgr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