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能力的本质》一文的结尾,我曾为本文留下了一个引子。当时,我非常奇怪的是在我写一篇文章时,为何有的素材能够从脑海中出现?而为何有的素材没有出现在脑海中?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必然有其中深层次的原因。
除了写作的例子之外,或许在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读了很多书,接收了很多知识,但如果让我们谈一点体会的时候,我们仍感到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似乎知道了很多东西,但就是说不出来。生活中我们还会发现,有些人能够就某个领域侃侃而谈,有自己独到的分析和观点,而有些人却做不到。还有赵括与王阳明的例子,两个人都是熟读兵书,但是指挥打仗却有天壤之别,这又是为什么?
我认为要回答以上问题,首先需要明白知识体系的奥秘。
首先来看知识掌握的三个层次:记住、理解与运用
我认为知识从掌握程度来看,可以分为记忆、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有人认为还可以按照其他划分方法来对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分类,我觉得并没有太多实质上的区别。
所谓记忆,就是将知识储存在了大脑之中,大脑仅仅就像是一个硬盘,对信息进行了刻印和储存。
所谓理解,就是对知识进行解构和分析,与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糅合和重构。反映在大脑变化的层面,就是该知识区域与多少已有的知识区域建立了神经元连接,与越多的已有神经元建立连接,那么理解就越深刻。从这个角度看,任何人的理解都必须要依赖于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所以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
所谓运用,就是不仅能在相同场景回忆起知识并将其提取出来,还能够在类似或者不同场景下,能够回忆其知识并进行使用。反应在大脑层面,就是大脑的知识体系形成网络化,对接收到的新知识,嫁接融合到这个网络体系之中。当在某一个场合下,需要使用时,大脑能够通过神经回路,逆向寻找到该知识。
下面我举例来简单说明这个问题:
在《如何三个月培养出好美工》一文中,作者提出了这样的“方法论”:
1 、找出心仪案例;
2 、拆解并做出模型,
3 、凭记忆临摹,
4 、对比找不足;
5 、再次凭记忆临摹直到满意,
6 、周而复始一至五步。
当我读到这样的材料的时候,我大脑中的活动过程是怎么样的呢?当时,我大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是关于能力形成过程的输入和输出,在读完这篇材料的时候,我立刻将这篇材料与“能力形成的输入和输出”进行了嫁接,找出心仪案例就是一个输入的过程,凭记忆临摹就是一个输出的过程。我对这个材料进行嫁接的过程,其实就是利用我原来的知识体系,对材料的解构和分析,从大脑神经连接的层面,将该知识与原来的大脑知识网络建立了连接。
同时,我又想到,当我对这个知识提炼分析的更加深入,当这个材料与我原来的网络建立了更多连接的时候,我就可以将这个知识运用到其他领域。比方说,我想提高写作能力,我也可以按照类似的方法,通过大量的输入,而后对输入进行整理解构,而后用自己的文字进行输出。比如说,我想提高演讲能力,我也可以按照类似的方法,首先找一些心仪的演讲案例,我来解构他们是怎么说的,按照什么样的思路,而后我再按此训练。如此一来,我就对这个知识实现了迁移运用。
说到这儿,我想在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些问题就很好解释了。为何有的素材能够自动在脑海中呈现?因为这个素材与所写的文章内容之间有连接。为何读了那么多书,获取了那么多知识,仍然不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因为这些所获取的知识全部孤立的存储于大脑的各个独立空间之中,每次想说什么的时候,只能想起其中一个空间里的内容,从大脑的神经回路的角度来看,就没有互相之间的通路,显然也没法说出什么东西来。为何有的人给人感觉能力比较出色?因为他在该领域有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且在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为何赵括和王阳明都是熟读兵书,但指挥起来打仗却有天壤之别?其实就在于有没有知识体系,赵括虽熟读兵书,但兵书于他而言,只是在大脑中为其开辟了一片存储区域而已。然而王阳明却不同,从王阳明的经历来看,他未必会背兵书,他自小就是一个天才,学东西向来不提倡死记硬背,他有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不断将生活新的感悟和理解融入到知识体系之中。即使没有读过兵书,他通过对其他知识的迁移,也使他的军事指挥达到了出神入化之境。说到这儿,我想说,抛开一些极专业的知识不说,其实在很多其他领域,知识的终极是相通的。古语云:“一通百通”,我们也常常提到一个词:“融会贯通”,都是站在这个角度来说。
以前我看到企业高管跳槽的新闻,经常感到不解,因为有的是完全跳到不搭界的领域里去,比方说从互联网公司跳槽到消费品公司,我在想,他们能适应新的行业吗?现在我明白这个问题了,从王阳明的例子来看,一介书生可以将军事搞得出神入化,还有什么跨界是不可能的?前几天,恒大任命任泽平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或许有些人会担心,一个搞证券投资的去做房地产,他能胜任新职位吗?我想是没问题的,能力在某个层面是相通的,他借助自己原来的知识体系,只需要再与新的领域进行必要的融合,又会有一套新的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的加速属性
知识体系的另一个奥秘是其具有加速属性。正如刚才所说,知识体系就是将知识网络化的过程,让知识之间建立更多的连接。从网络的拓扑结构来看,一个点没有连接,两个点有一种连接方式,三个点有三种连接方式,以此类推,点每多一个,所带来的连接数量都是呈几何级数级增长。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虽然不是这么的理想化,但知识体系的形成具有加速属性却是毋庸置疑的,随着我们往一个知识体系中添加的内容越多,相当于我们增加了其中的连接点,这个网络就会越来越复杂,所形成的连接回路越来越多,连接数量增长越来越快。
能证明知识体系具有加速属性的简单例子就是,一个人读书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前段时间在网络上看到有人说他两天可以读一本书,很多人说他在吹牛。以前我也认为这样的人是在吹牛,要么就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后来当我体会到这种知识体系的加速属性,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即使我做不到,我也不会认为别人是吹牛。看不懂、做不到,只是自己的境界没到、知识体系的基础不够而已,不能就认为别人也做不到。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你想在心理学建立一个自己的知识体系,最开始读一本佛洛依德的《性学三论》,可能看一个月还感觉很吃力,因为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体系,所以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慢慢咀嚼。但多年以后,有了很多知识体系的基础之后,看一本书只需要把书翻完就知道它在讲述什么东西了,甚至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体系来分析,这本书的观点有什么可取之处,有什么不足之处。
这种加速属性其实非常有意义,可以让你在某个领域坚持下去之后,在这个领域获取知识越来越快,从而积累越来越多的优势。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待人生的话,我想提出一个“赛道理论”。人生的每一条赛道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是充满各种困难的,在这条赛道的困难之多、速度之慢,让很多人经常想换到别的赛道去试试,然而终会发现,在每一条赛道的开始,都是同样的艰难。而实际上,上帝在设计赛道的时候,已经为每条赛道都设计好了一个拐点,一旦过了这个拐点,就会发现前方的路越跑越顺,而且别的赛道也离这条赛道越来越近,甚至还可以跨到别的赛道玩玩。
本文算是对知识体系的初步探讨,在这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信息不再困难,但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需要什么的时候就去网络搜索什么。我们应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才是一个人的个人品牌,才是一个人的能力所在。后续我会在脑因部分进一步分析如何构建个人知识体系。
PS:在本文写完,我在散步的时候,忽然有一个例子又出现在了我的脑海中,我不知道这个例子为何会在此刻出现,或许也是某条神经回路的神奇连接吧。这个小例子我觉得和本文有所关联,又不想把它再融合到文章之中,因为我觉得文章思路本来就已经够乱了。所以把这个例子以补充的形式放到本文结尾之后吧。
这个例子是乔布斯在一次演讲中所说的一段话:“当时,我压根儿没想到这些知识会在我的生命中有什么实际运用价值;但是10年之后,当我们的设计第一款Macintosh电脑的候,这些东西全派上了用 场。我把它们全部设计进了Mac,这是第一台可以排出好看版式的电脑。如果当时我大学里没有旁听这门课程的话,Mac就不会提供各种字体和等间距字体。自 从视窗系统抄袭了Mac以后,所有的个人电脑都有了这些东西。如果我没有退学,我就不会去书法班旁听,而今天的个人电脑大概也就不会有出色的 版式功能。当然我在念大学的那会儿,不可能有先见之明,把那些生命中的点点滴滴都串起来;但10年之后再回头看,生命的轨迹变得非常清楚。”在演讲当中,乔布斯谈到他是如何将生活中点点滴滴串联起来的,我想这不也是一种知识体系的融合吗?他书法班旁听到的知识融合到产品开发之中,将生活经历融入到知识体系,这是更高层次的体系融合。正是因为乔布斯这种出色的能力,他在短时间内就让苹果从一家快要破产倒闭的公司变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