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无字碑”的由来
说起“无字碑”,很多人都会想起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墓碑。可是,天下的“无字碑”可不止武则天这一座,明十三陵中也有“无字碑”,而且不止一座。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的天寿山,这里的山林优美,绿水长流,地下躺着明朝的十三位皇帝,所以被合称为明十三陵。
作为怀古之地,明十三陵的美景和遗迹非常多,但让人称奇的却是,除了长陵和思陵外,其他十一陵虽然都是明朝时建造的,但是每座陵都有一座当时没有镌刻文字的石碑。
按照常理来说,历代皇帝归天后,不管他生前的政绩是好还是坏,负责撰写碑文的文官们都要昧着本心写出洋洋洒洒的溢美之词,要不然,嗣皇帝可能砍下文官们的脑袋做祭品。
可是,明十三陵前的石碑为什么当时不刻文字呢?
对于这个问题,后世的人有很多解释,比如,有人说因为皇帝的功劳太大,无法用文字来表示。这种说法毫无根据,因为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立业皇帝朱棣的神功圣德碑均刻有文字,这两位皇帝的功劳都能用文字来表示,那么后代皇帝大多碌碌无为,怎么倒无法书写了呢?可见行不通。
针对这个问题,历史文献没有详细记载其原因。清朝的乾隆皇帝也觉得这件事比较奇怪,在他御制的《哀明陵三十韵》中就提出了疑问:“明诸陵,唯长陵有圣德神功碑文,余俱有碑无字。”
针对这个谜团,当年乾隆皇帝没有解出来。时间延展到现在,如今这个问题已不解之谜了。
相关研究明十三陵的专家学者解释,这事儿还要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说起。
作为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可谓是有勇有谋,战功赫赫,顶天立地的英雄。可是,这位英雄的成功同样沾满了无辜冤魂的鲜血,因为朱元璋,不知有多少人死于非命。所以说,朱元璋同样是一个嗜杀的皇帝,尤其是建国后,很多忠臣良将都死于他手。
在生命的垂危之际,朱元璋对自己曾经的行为有所悔悟,希望给子孙后代留一个经验教训,便对身边的大臣们说:“皇陵碑记一向都是大臣们的粉饰之文,根本不能表明历史,教育后世子孙。”其言外之意就是希望自己在盖棺定论的时候,大臣们能给他一个较公正,真实的定论。
可是,如果真的写出来历史实情,那朱元璋的形象可就会一落千丈,他的手上可是沾满了无数人的鲜血啊!所以,翰林院的学士们个个都不敢写皇帝的碑文了。他们心知肚明,这是个两头不讨好的差事。如果不往皇帝脸上贴金,项上人头都有搬家的危险,如果不按照朱元璋的吩咐,又难免有欺君之罪。最终,学者们以太祖的“名训”作挡箭牌,将写碑文的任务,推给了嗣皇帝。所以,孝陵(朱元璋的陵墓)的碑文是明成祖朱棣撰写的。
而长陵(明成祖朱棣的陵墓)的碑文则是明仁宗朱高炽为父亲朱棣写的。因那朱元璋的陵墓孝陵远在南京紫金山,所以,明十三陵只有长陵有碑文。
那么,自从明仁宗朱高炽以后,为何嗣皇帝都不在撰写碑文了呢?
原来,献,景,裕,茂,泰,康六陵陵前原来就没有神功圣德碑文及碑亭。嘉靖十六年(1537年)七月,大学士夏言等面谕:“前在陵工曾谕卿,独长陵有功德碑而六陵没有,无以彰显功德,今宜增立,示所司行。”
竖碑的目的就是为了歌功颂德,自然要通过对功德的陈述文字来表达。所以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五月,六陵碑亭刚刚落成,礼部尚书严崇就上奏说:“查得成祖文皇帝圣德神功碑文乃仁宗昭皇帝御撰,今六陵等陵碑文,伏请皇上亲御宸翰制文,镌石以记述列圣功德,垂示于万万世。”
严崇的请求是符合明代帝陵碑文撰写原则的。因为,早在开国之时,朱元璋就定下了一个规矩,那就是“帝陵功德碑文需出自嗣帝之笔”。此后诸帝以此为定制,成租朱棣撰写了孝陵神功圣德碑文,仁宗朱高炽撰写了长陵神功圣德碑文。基于这个规则,世宗应亲自为安眠在天寿山的几位先皇帝撰写碑文。
可惜这位皇帝,一心迷恋仙术,整天想的如何升仙得道,沉溺于酒色之中,哪有功夫来撰写那么多的碑文呢?
既然献,景,裕,茂,泰,康六陵石碑都是无字的,后来的永,昭,定,庆,德五陵遂沿用以为制,均在陵前建造了无字的神功圣德碑和碑亭。到崇祯帝时,明朝灭亡,是清朝皇帝为他立了碑,并刻有文字。所以十三陵中只有第一座陵墓长陵和最后一座陵墓思陵的神功圣德碑上撰有碑文,其它十一帝均为无字碑。
明十三陵中的陵碑虽然绝大多数都是无字的,却无论如何都掩饰不了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堕落和势必灭亡的悲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