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作为一个年近25岁的人了,还需要靠着外力与鸡汤让自己保持自律,一定程度上算是失败了。没有坚定的长期信仰和短期可实施的目标,大概是让人走向不自律的最本质原因,其次,承认自己不过一个平凡人,成功的人是少数的,因此自律的人也是少数的,一旦自己没有做到自律也不要自命不凡的给自己带来过多的压力,充满挫败感。作为一个平凡人,在自律上,我们有那些可以做的呢?
1.保持充足精力,这将会是做任何事情的基础,不外乎多运动,早睡早起,不熬夜。
2.远离诱惑源,把可能诱发自己不自律的干扰物放置到无法干扰自己的位置。这点非常有感触,很多时候对于自己的自制力过于自信,导致的不自律浪费时间非常之多。
3.真正找到自己喜欢,想做的事,当然工作内容不可能总是让我们这么满意,但是我们可以考虑着转换工作的方式, 采用不同的策略或者结构方式来面对我们的工作内容,这一个转变可能就会让工作变得有趣很多。很多时候导致我们看不下的原因不是因为我们不够自律,可能是因为,太难或者太过简单。
4.保持意识,始终在心中持有自律的意识,只有这样在我们做了一些与自己目标背道而驰的事情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及时的将自己拉回来,而不是放任自由下去。这一点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的精力是否充足。
5.自律的暗时间,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暗时间,是否能够充分利用对我们会有很大的改变,最近在雅思阅读的学习过程中,感触比较深,在平时的英语阅读过程中,自己喜欢对着一个句子进行回读,或者刻意的去放慢速度,其实最终发现,这样并没与提升自己的阅读效率和对于文章的理解程度,反倒起到了一个反作用,增加了阅读时间,在回读的过程中给了我们思维更多的发散的时机,而这个时候,我们所需要的并不是思维发散,而是需要提升速度将整体意思过一遍,因为在做题的时候,都还是要回读的,当然说道这个阅读的问题,似乎是不够泛化的,在编程中也是如此,在写代码的时候越是故意的放慢速度去仔细的做的时候,其实出错的概率往往会更大,速度的放慢给我们增加了更多的走神的机会,这个时候刚才想到的内容,可能就在这一次的走神和思维法中消失了。提升做事情的速度,也是接下来需要尝试着去做的一件事情,提升思维的反应速度和灵活型,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防止因为走神而让自己偏离自己的工作内容。当然并不是说做任何事情应该是快速的投入进去干,而是在先前进行了周全的设计之后,需要百分之百的投入进去做这件事情,而不要在投入进去做的时候再走神,做事情的时候任何一个时刻的放慢速度都可能会导致出现很大程度的偏离现在的工作内容。
6.满足感延迟,在解决了上述的问题之后,在靠着自己的自律去完成了一件事情的时候,这种喜悦感油然而生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如何去控制这种喜悦感的爆发,不让这种内心的喜悦成为下一次不自律的开始。针对这个问题就是不要把我们工作仅仅是当成一个短暂的小任务,可以把这放大到一个自身的成长过程,我的成长是不能够因为在某一个维度的提升而暂停的,我需要的是全维度的提升。
7.内心戏与妄想,这点基本是一个不带有实施过程的满足感,通过幻想,我们想象到未来的种种成就,这种成就伴随着的是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也会导致让我们放弃了当前的自律,同时由于其在现实中并没有产生什么价值,因此其危害更是严重。
不给自己留下放任思考的余地,只有如此,才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我们可以自律高效的完成当下的任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