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因为给自己定下了一个锻炼身体的计划,在体内不明亢奋的因素影响下,第一周感觉非常好,每天都有大量的多巴胺分泌,使得我更有激情,随后的两个月我每天都进行锻炼,每天如果没有运动就会觉得浑身不舒服,似乎运动已经成为跟“吃饭”一样的刚需。直到三个月左右,我进行体测,发现体测的数据非常一般,反而有几个项目还不如之前,那一刻我是崩溃的。
崩溃后依然要继续,毕竟那是我的刚需
我开始找运动相关书籍,搜寻相关的内容,要找出我为何“只是看起来在运动”,而实际没有增长的结果。最终,反馈出来的是这么几个方面:1.由于每天运动,身体没有得到正常的休息,身体处于亚疲劳状态;2.由于有几个项目(俯卧撑、卷腹)一味追求显效,强度过大,肌肉损伤;3.没有科学的安排运动方案,更多的是凭着喜好。换言之,从一开始,我的方向是错的,那么我所谓的每天都在勤奋锻炼,实质上让我错的更离谱。
健身先健脑,健脑是做任何事之前的首要条件
此次运动锻炼的及时反馈,让我受益匪浅,运动看似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事情,然而要做好它也需要做出思考后,用正确的方法去做正确的动作,而不是凭着“我认为对的”去行动。我们工作或者创业也是如此,最开始并不是亢奋的一头扎入工作中,忘我的、超乎常人的奋斗着,乃至于过了很久,发现自己做的工作没有任何实质进展,除了感觉自己非常忙、非常疲惫。那些成功的人士,绝大多数具备了这个能力,行动前先进行方向性选择,首先保证自己不做谓的事,再才是如何提高效率。
与健身一样,工作发展也会有阶段性瓶颈
在我们健身方向及方法正确的情况下,我们保持高效锻炼,渐渐的,身体开始适应这些一开始非常吃力的运动,这个时候就到了锻炼的瓶颈,需要对强度或者难度进行提升,工作和我们的方法也会经历类似的瓶颈,通常我们称之为玻璃顶(不容易发现),多数人基本上在此停留,裹足不前,但少数优秀的人会去他们大脑中搜索相关的信息或者从他人处获取知识,用这些进行再次思考再一次选择正确的方向,如此这般进行迭代更新。
同健身一样,结果都是为了让自己更好,不同的是运动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充满活力,知识更新则相当于给我们的大脑进行针对性的锻炼,让大脑更加的富于创新、更加坚韧。健身先健脑,健脑多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