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记忆与学习

作者: lemonCode | 来源:发表于2017-05-02 16:05 被阅读63次

昨天浏览博客的时候看到了刘未鹏大牛的博客,让我欣喜不已,粗略的观摩了几篇,每一篇都让我出奇的感叹,里面有很多的观点值得我深思,值得反思,所以我抽时间写一点自己的感受!
原文的博客地址:http://mindhacks.cn/2009/03/28/effective-learning-and-memorization/
对于你们看到这篇文章的人,我建议还是去看原文,我的这个只是代表了我个人的一些观点及理解;

如何有效的记忆与学习

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得多少,而在于它们能否在切当的时候被回忆起来;我们学习新知识并将其存储在大脑中,最终的目的是要在恰当的时候能够想起来去使用 ,所以学习的有效性应该以这样的方式来衡量:当需要学过的相关的知识的时候,相关知识是否可以能够在脑海中蹦出来,或者最起码通过有意识的搜索将他们提取出来;切实的指出有效记忆的定义及衡量方式,说的很直白,使用时能回忆起就可以;
在心理学记忆分为三部分:编码,存取,提取三部,原文按照此原理更加深刻的使用了几个著名的实验来表明几个观点:

  1. 记忆编码方式(成为精细编码)提供了更多的提取线索,任何一个线索的触发都有可能顺藤摸瓜地拎出整条鱼的记忆来;
  2. 一个广为认可的记忆机制:我们在记忆的时候讲许多线索(比如:当时的场景,背景,甚至所处的语音环境,空间等)一并进行记忆编码,事后能否提取出这段记忆严重取决于提取线索是否丰富,以及在回忆的时候是否重现了记忆中的场景等;
  3. 理解记忆:知识中包含了精细的概念、逻辑、一般的解题原则、通用的解题手法、背景知识、类似问题等等无数的记忆和提取线索;
  4. 缺乏线索的记忆就像记忆中的孤岛,虽然在那里,但是难以访问,另一种表述是如果回忆的时候不能呈现当初记忆的某些关键线索,就可能导致所谓的线索依赖性遗忘,在线索性遗忘中你的大脑并非未存放目标记忆,只是线索不对,无法提取出来而已;
  5. 在从既有经验中总结知识的时候,应利用适当的抽象来得到试用范围更广的知识(而不仅仅知识一个萝卜一个坑);另一方面遇到新的知识的时候同样应该对问题进行抽象,触及其本质,去除不相干因素避免干扰,从而有效提取之前抽象出来的知识;

以上部分表述了如何进行有效的记忆编码,以及从原理上说明了理解记忆,举一反三等等我们常常在挂载嘴边的记忆词汇,以及更为重要的是对问题总结做适当的抽象来扩大适用范围,面对问题的时候抽象可以触及其本质避免干扰,这也就是为何记忆的质量有高有低,记忆和学习的效果又好有坏的原因了;那么了解到了精细编码以及抽象总结可以增加记忆的效果,我们平时生活和工作中应注意哪些点:

  1. 养成主动回顾的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巩固长时记忆,而且可以整合新旧知识;

  2. 创造回忆的机会--第一条没有人会经常去做;

    1. 经常与别人讨论,或者讲述给别人听,与别人交流强化理解,加深记忆
    2. 整理笔记;经常整理整理你的笔记,巩固淡化的记忆和给自己重新审视知识的机会,这样不仅巩固而且还可以与新知识做联系,增加线索增加从不同的角度的理解;
    3. 书写;将一段时间的学习知识按照一个主题系统的串起来丰富了知识之间关联,平添了无数提取线索;这一点非常重要将自己的知识做一个系统化的关联;
  3. 设身处地的虚拟经历别人经历过的事情;对于一些实践和经验性的知识来说若没切身体验无法感受当时情况下的情绪,别人的事情和自己的事情在打大脑中的加工方式是不一样的,经历类似的场景就很容易回想起当时的感受;

  4. 抽象和推广;我们要学习一样东西不可能每堵墙都要去撞一下,这样的成本太高,人类大脑最杰出的能力之一就是强大的归纳能力

  5. 联系/比较自身的经历:有些情况设想自己的经历,可加深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如果想真正得到一些知识,最好过滤一些信息,否则你只是在别人的思考中得意着;

以上部分是全文的主要点的一个提取,我并未过多的对相应的文字进行加工,原因是实例形象,语言朴实,拿来借用一下喽!最后一句话深深的给了一个警告,你只是在别人的思考中得意着,很多时候很多东西都是照搬的,自己只是一个搬运工并未深刻理解,下面的这段是基于以上见解对这段时间生活的一个小结:每天按部就班,在工位坐一整天,零零散散的看起来最近很忙学了很多,但是回想一下最近做了什么好像一无所知,很多零散的时间甚至是整块的时间都是这样浪费掉的,为何现在选择知识的机会及途径越来越多但是学习的成果或者成效甚微,很多的知识点都属于缺乏线索的知识点,你只是对这部分知识做了一点搬运并未做相关的转化工作,并未对此做后期的维护等等的工作,比如最近学习的图像处理,仅仅对概念部分做了一个简单的理解,难的算法部分也只是了解了皮毛,这样很难总结或者成体系或者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即使当时记住了过几天会忘得一干二净,这样提取记忆简直不可能,所以我想是这可能是最大的问题:

  1. 对知识点的转化不彻底
  2. 未进行系统化的总结回顾
  3. 抽象及推广;
  4. 后期的练习及整理

以上问题直接导致近期的学习进度减慢,不过幸好的事情是自己意识到有什么问题,如何去改善等等,知识点转化问题,本来底子薄弱对一些基本的概念理解很浅而且在这块涉及到非常多的算法及相关的知识,难度很大,可迫于进度还是一追再追,仅仅知道了怎么用,未对其做更深一步的转化和系统的总结,变为了孤立的知识点,虽然它在那里,可是你找不到;别再别人的思考中得意,按照自己的规划,一步一步来!

相关文章

  • 有效记忆与学习

    昨天浏览博客的时候看到了刘未鹏大牛的博客,让我欣喜不已,粗略的观摩了几篇,每一篇都让我出奇的感叹,里面有很多的观点...

  • 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

    看到一篇关于记忆和学习挺有深度思想的文章 [BetterExplained]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

  • 如何学习读后感

    化整为零才能记忆持久。 1.分散式学习比临时抱佛脚更有效。“间隔效应”特别适用于全新内容的学习与记忆。 2.学习外...

  • 掌握记忆黄金时间段,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与记忆力有很大的关系。有效的利用记忆力的黄金时间段,有助于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学习更加的轻轻。 N...

  • 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

    生活当中我们能够应用多少知识,取决于我们能否在恰当的场景调用知识而不是记忆知识。 因为我们学习的本质在于这些知识是...

  • 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

  • 2021每周一本书:(4.12-4.18)考试脑科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学习”与“记忆”的脑科学科普读物。作者围绕“如何有效记忆信息”这一问题,结合脑科学前沿研究与...

  • 整体性学习

    《如何高效学习》中对比机械记忆和整体性学习: 机械记忆:反复记忆信息,希望以此牢记信息。 机械记忆有效的前提是大脑...

  • 《暗时间》读书打卡DAY3

    【打卡】第三天的打卡作业如下: 阅读《暗时间》13“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13-22页),整理出切实有效且对自己...

  • 理解可用性

    有用 可学习 可记忆 有效 高效 合乎期望 令人愉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效记忆与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joc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