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试图以一种带着面具的方式行事,维持一种与内心体验不同的表面的东西,毫无帮助,毫无效果。
2、当以接纳的心态聆听自己时,当能够成为自己时,会感觉到更多来自自身的力量。
当我们能够成为真正的自我,就能够获得内心生发出来的力量和丰盈感,就会让自身产生变化,而不固守在原有的僵化的经验中。正因为能够感受到真实自己的需求、情绪、身体感觉,也能够接纳并将之书写入个人的真实存在中,人际关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真实的人际关系因为觉察和接纳而充满活力、富有意义。
3、容许自己去理解他人,具有极大的价值。
我们生活中充斥着大量的评价或判断,我们的条件反射是如此而非去理解它。当我们接收到对方表达的感受、态度、信念时,我们往往会根据自身的过往经验去下判断分辨对错,而对这个人本身缺乏兴趣和好奇。
而理解或者说容许自己去理解他人,彻底完全共情地进入他人的参考框架,是一件非常困难且罕见的事情。
而这种理解本身,是在用一种双重的方式去丰富自己。
4、敞开心灵的渠道,使他人可以借此把他们的感受、他们私密的知觉世界传达给我,我感到很有意义。
一方面,通过自身的态度,在人际关系中创造一种安全的氛围,可以使交流更容易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当敞开心扉时,我们会发现在一个团体里,即使是相同时间地点做了同样的事情,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体验。打开自己,可以获得更多的获益。
5、如果能接受他人,自己就会有很大的收获。
接受本身,就是一个容许差异、容许不同的状态。每个个体以他自己的生活方式利用经验并从中发现自己的意义的权利,这是生活所具有的最高价值的潜能之一。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海岛,只有当他自己乐意成为自己并得到允许成为他自己时,他才能够有力量同其他海岛发生关联搭起桥梁。
6、越向自己的真实以及他人的真实开放,就越不可能有一种想要去“安排一切”的冲动。
当我们自身感觉弱小的时候,我们会对这个世界的不确定充满恐惧,渴望世事包括人都能够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而越生活,就越会学会尊重复杂的生活过程,尝试满足于做自己也让他人做自己。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越是单纯的希望成为自己,越希望能够理解和接受自己以及他人内在的真实,就越有可能激发更多的变化,更敢于去探索生命的未知和更多可能。
7、信任自己的经验。
当一件事情你感觉到好像是值得去做的,那就是值得去做的。在很多情景上,总体的机体感觉比理智更加值得信赖。
别人的看法,我们可以去倾听去思考,但这不是一个必须要照着去做的行动指南。
如果说在我的一生中(或许是永远)又一个唯一能够了解我自己的人,了解我所做的事情是否诚实、认真、开放、合乎情理;是否虚伪、自我防御、不合情理,那么,那个人就是我自己。
衡量这些验证真伪,确定它的意义和用处,那只能是我自己的责任,是一项不能让渡给任何他人的义务。
8、体验就是最高的权威。
自身的体验是确定性的试金石。别人的意见无论是否权威,无论出自多么伟大的先知、开创者,都不能代替我们的个人体验。
9、在体验中享受发现规律的乐趣
科学研究和理论建构的目标,是对意义重大的经验进行内在的组织整理,是为了弄清主观经验的现象界的意义和秩序。
10、事实是友好的。
我们一直说着现实的残酷,但实际残酷与否,是当事情发生及经历后,我们给他赋予的意义。为何事实是友好的?因为在任何的领域个人经验中,我们所能得到的每一点证据,都会引导我们最大限度的接近真实。这个过程可能是痛苦的、哀伤的、充满恐惧的、令人不高兴的,但当我们经历了这些并尝试从过往经验中去学会一些东西时,我们会从中发展起来。
11、最个人化的东西就是最普遍的东西。
我们往往喜欢用大道理去掩饰我们内心的不安、恐惧、脆弱、狭隘、自私等等。但当我们尝试对外表达的时候,我们会收到非常多的共鸣甚至是善意。当我们每个人最个人化的、独一无二的东西如果得到了分享或表达,就可能深入他人的内心世界。
12、每个人都有一个基本上积极的取向。
小草的种子即使飘散到贫瘠的岩石上,有一点点阳光雨露,它都会挣扎着向着阳光生长;树木在生根发芽的过程中,要绕过岩石冲开土壤的阻力,无论如何,它们都在努力长成自己会有的样子。
人也是如此,无论他们当下的状态是多么残酷可怕幼稚消极,他们身上仍会有一些积极的建设性的朝向自我实现的改变的趋向。
13、在其最佳状态中,是一个流动、变化的过程,没有什么是固定不变的。
当生活非常丰富、非常有价值的时候,它就是一个流动的过程。
摘自:卡尔·罗杰斯《个人形成论》第一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