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可以修身,可以治国,可以超凡,可以入圣。在灿若星河的道文化中,内丹术无疑是皇冠上的明珠。
内丹术为皇冠上的明珠,这个不假。有人认为它是牡丹,国色天香,雍荣华贵,又有人认为它是莲花,只可远观,不可近赏。但我认为它是野草,欣赏它的顽强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自古以来,成真之人大多为下层劳动人民。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融入了民族的血液中。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必将枝繁叶茂,历久弥新!
内丹之真正修炼,有二要:
一、要以内丹经典为准绳。内丹经典里面有经文、功境,“言语不通非眷属”, 是对经文而言,内丹术是一门人体实证之科学,有着唯一性的专业术语,“古今道由一,对谈吐所谋” ,称为不二法门。“ 功夫不到不方圆” 是对功境而言,修真者修到了某个功境,阅读描写此功境的经文,会恍然大悟,功夫不够,则不会圆融无碍。
二、要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代祖师之经典著作,是经过历史和人民检验之后,才传承下来。为什么经典能够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是因为经典反映了内丹修炼的客观事实及其规律。伪作是经不起推敲和检验的。如河上公注释《道德经》,朱熹《参同契考异》等。河上公以口鼻为玄牝,朱熹虽与白玉蟾祖师交游,但未得法诀。二书在学术上参考,是可以的。但用来指导实修,是“差一丝,谬万千” ,断不可行。正如內丹修炼要找明师一样,我们在浩如烟海的道书中,也要寻找正脉。何谓正脉?权威经典就是正脉,如南五祖、北七真等。
道,天地万物皆是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终南别业》,全诗为:“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白玉蟾祖师在《艮庵说赠卢寺丞子文》中引此二句。丹家以元精为先天真一之水,元精炼完,无精可采,水穷矣!吕洞宾祖师《玄牝歌》云:“穷取生身受炁初”。张紫阳祖师《悟真篇》云:“劝君穷取生身处,返本还源是药王”。 二祖皆言要“穷取”元精,才能完毕筑基之功,如不能“穷取”, 则仍为一有漏之凡夫,焉能成漏尽通?“坐看云起时” 也妙极,吕洞宾祖师说:“白云朝顶上”, 正是此时也,为玄关现象之初步。
《象传》云:“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温养之功中,双目紧射中宫,正是“不出其位”, 如鸡抱卵。 张三丰祖师说:“精炁神全守中黄”, 学士思之!艮卦“当行则行” ,二候至,下手采药,后天炁擒制先天元精,沿督脉上行,化为甘露。张三丰祖师说:“口饮甘露比蜜甜。”阳光二现时,体内金光闪灼,应“当止则止”。 若不止火,元精震出,大功废也,又得重新安炉立鼎,故艮之功用大矣!
白玉蟾祖师也认同前辈“观一部《华严经》,不如读一艮卦” 的观点。易、儒、道、释、武、医等均推崇天人合一,得真诀者,“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对万卷仙经无不通达,用较时髦的话说,叫无缝对接。如学者不能作到如此,还需速访明师。
除了艮卦, 还有复卦。我们知道,《易》为六经之首,为中华文明之源。其中之复卦蕴含了丰富的道教内炼思想,闪耀着先辈的智慧。道教主要是从性命双修的角度来诠释复卦,以此阐发修炼中最关键的契机。“顺为凡,逆则仙” 的长生思想以“反复其道” 为其根旨,而“复见其天地之心” 贯穿于丹道性命双修之始终。
内丹术追求的是一个光明体,即阳神,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本性,本性光明,佛家称为佛性。我们内心的梦想,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种族,我们需要的都是一个光明的世界。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在光明的世界里,没有战争,没有贫穷,没有饥饿,只有和平、富足、安乐!
欣逢盛世,我们有责任、义务弘扬道学文化,以其中的正能量为信教群众服务,为国人的健康长寿服务,而这一点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闲时,偶作一歌一吟,今附于后:
吾有珠歌:
吾有一颗珠,
光耀并闪灼,
朝升东方红,
暮坠大海中。
轮圆而辐辏,
四象归一中。
天行健兮斗柄,
地复坤兮蜇藏。
温养兮丹熟,
三年兮哺乳。
阳纯阴尽兮,
身登太微。
顶礼三清兮,
不负此生。
追寻伪邪兮,
学者迷茫。
诀由师传兮,
拓世补天。
至简至易兮,
甘露化金蟾。
速改习气兮,
寻归正道。
明师不易寻兮,
火眼金睛。
山居吟
道末龙门派卢理湘,居此洞天胜境,懒于应事,以养生为重。
闲时弹无弦之琴,以候清源;
静时调阳春之曲,以采先天之元;
醉时饮甘露,自作丹诀,以对应《内经》、《修真》两图,昭好道高尚之士。
其诀云:
“无孔双吹下手法,八脉之中冲任督”;
“火逼金行逆而升,化为甘露凝成丹”;
“显性光芒照海底,如宝珠吸尽九江水;紫气蓬勃朝昆仑,似玉杖长伏洞里春。”
此处,
水绿山青,皆显扬龙虎之机;
风清月白,尽发露铅汞之旨。
宾主相谊,故与诸君共乐,其乐融融,
其寿绵绵。
正是:一歌一吟饮刀圭,明悟天与人合机。
〔载于腾讯道学•丹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