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周勇//9.29秋分八日// 七律·换个角度看中国,才能真正读懂

周勇//9.29秋分八日// 七律·换个角度看中国,才能真正读懂

作者: 高山流水无情剑 | 来源:发表于2024-09-28 07:01 被阅读0次

      题记:政府内部,观天下向,风云变幻,才识真章。 政策出台,是为民生,措施落地,彰显担当。 读懂中国,经济命脉,还需细究,制度大梁。 深化改革,谋图发展,共筑华夏,好梦徜徉。

七律·换个角度看中国,才能真正读懂中国

详探中国见真容,读懂深层需细功。

财政税中谋福祉,包干制下显神通。

市场调节有凭据,经济腾飞靠杰雄。

洞察理明方向确,助推民族复兴梦。

    换个角度看中国,才能真正读懂中国

      前言:为什么我们读了那么多政治学理论,还是看不懂当下中国?为什么我们读了那么多经济学著作,还是理解不了当下中国经济?答案其实很简单:你学的那些理论、思想,别人压根可能就没用。

      这是我们理解当下中国,遇到的一个首要难题。也许你懂得价格机制,但却不懂中国的房地产经济为何如此?也许你懂“私有”和“公有”的区别,但却不懂中国的土地财政到底是怎么运转的?

      我们常说,理论与现实的脱轨,思想与实践的矛盾,这在当下中国的“政府-经济”运作机制中,体现地尤为明显。

      要想真正读懂当下中国与经济,我们必须首先明白政府内部的运作机制,由此,“从政府内部看中国”这一视角才显得格外重要。正如周飞舟教授在《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一书中所说:“改革开放虽然被理解为政府放权、市场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但是如果我们对经济和社会不平等的增长进行深层次的讨论,就会发现政府的力量仍然是无处不在、至关重要的。”

一、不是市场发展,而是政府放权

      “中国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始终是政府放权的结果,市场对于经济资源的配置和调节,始终是以政府放权为前提条件。”因此,与其说政府做对了什么,不如说是政府没有做什么。

    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地方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很多方面却是由于权力控制和垄断而非全力放权的结果,这是中国经济中非常令人困惑的现象。”

二、财政包干制:地方政府的“公司化”

      80年代中期开始广泛推行的“财政包干制”,已成为地方财政及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动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政绩”,解决财政问题,不得不想尽各种办法。

      在包干制下,地方政府逐渐成为追求地方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长的利益主体,俨然成为一个个“地方公司”。这就是美国学者戴慕珍(Jean Oi)口中所说的“地方国家公司主义”。也如周飞舟教授所说:“在中国改革的过程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并非市场的自由化,而是政府的公司化行为和谋利倾向。”

三、1994年分税制改革:理解当下中国的一条最重要暗线

      “理解今日中国治理的起点不是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而是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94年分税制改革,深刻改变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格局,它是一次对80年代财政包干制的“全面否定”,从此曾在中国大地上红火一时的乡镇企业瞬间销声匿迹,而房地产一步步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影响了几代人的生存、财富、压力、以及对未来的焦虑,直至当下。

      然而,分税制改革的推行却遭遇了巨大阻力。当年,时任总理一省一省地跑,才说服了大家。改革的本意是将地方财政收入集中到中央,但实际结果却是地方政府的行为越来越具有自主性,周飞舟教授将其称为“中央对地方的逐步失控”,同样以研究政府行为著称的兰小欢教授,将这一惊心动魄的过程称作“央地博弈”。

四、中国速度:一场效率至上的财政锦标赛

      回望一系列改革历程,中国速度、中国效率已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专属代名词。中国速度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政府的效率,而政府之所以具备如此巨大的掌控、动员能力,其根源仍是我们独特的政治体制。

      此外,地方政府的“公司化”,不仅在于它们像公司一样追求利益,还在于它们能像现代企业一样有着超高速的运作效率。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政府首先应该追求的是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高效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以上从政府内部行为窥探中国经济的几个侧面,只是复杂现实运作机制中的狭小一隅。从政府内部看中国,是一个在当下中国语境中永远不可缺失的理解视角。

      结语:要从政府内部的角度真正读懂中国,我们需要深入理解政府内部的运作机制及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1、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革开放被视为政府放权、市场成长和发展的过程。然而,深入分析经济和社会不平等的增长,我们发现政府的力量仍然无处不在且至关重要。市场经济的发展始终是政府放权的结果,市场对经济资源的配置和调节始终以政府放权为前提条件。

      2、财政包干制与地方政府行为:自80年代中期开始,财政包干制成为推动地方财政和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这一制度下,地方政府逐渐成为追求地方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长的利益主体,呈现出“地方国家公司主义”的特点。这种制度导致了地方政府行为的显著变化,政府的公司化行为和谋利倾向成为改革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3、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影响: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是理解当下中国治理的重要起点。这次改革深刻地改变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格局,对80年代财政包干制进行了全面否定。这一改革不仅影响了乡镇企业的发展,也促使房地产业逐步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对几代人的生存、财富和压力产生了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要真正读懂中国,必须深入理解政府内部的运作机制,特别是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以及政策变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具体影响。

              2024.09.29

相关文章

  • 死神中的巅峰人物!换个角度看,才能真正读懂他们!

    死神里处于上帝视角的人小李觉得有这么几个:浦原喜助&四枫院夜一、蓝染惣右介、山本元柳斎重国、友哈巴赫、灵王。这就好...

  • 楚辞 | 香草名录集

    换个角度看文化 换个角度看文化

  • 换个角度看“中国大妈”

    今晚听罗胖的跨年演讲,听到一个很有趣的观点。 在我们大多数人印象里,“中国大妈”是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文化水平不高...

  • 换个角度看课堂,换个角度看自己

    今晚我们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迎来了一位会唱歌、乐于分享改编歌曲的老师,她的名字是王文蓉。一个愿意为我们乡村教...

  • 换个角度看苹果,换个角度看库克

    文/孟永辉 尽管乔布斯早已离去,但人们在看待苹果的问题上却一直还在停留在他的年代里,并且似乎形成了一种执念——苹果...

  • 换个角度看

    片段11《不抱怨的世界-人际关系篇》P2 R:我们同他人的关系都是建立在自己对别人的描述和再现基础之上。也就是说,...

  • 换个角度看

    导读:逻辑思维推过李笑来的一篇文章,文章提到一个观点,创造更多的连接,升级操作系统,想办法认识真正,拥有高效率的操...

  • 换个角度看

    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在成人们的眼中就是个孩子,对他们的照顾就应是无微不至,起床、吃饭、穿衣、督促做作业等。 但通过...

  • 换个角度看

    早晨,在一个整天都不会被暴晒的位置停好车,走过古老的拱桥,闻着金桂香,漫步在古镇老房子的矮墙边……从东朝西走,一路...

  • 换个角度看

    不知是什么原因,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总是要有些舍不得。 连续几日来,家里改造,有好多垃圾要丢掉。我呢?用平日里积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周勇//9.29秋分八日// 七律·换个角度看中国,才能真正读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jul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