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书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我在大一时经常会做这样的计划,我今天晚上可以和朋友先出去吃饭,回来之后我再去写作业。
我发现我之所以敢这么大胆的去定这样的计划,是因为我觉得晚上的时间是无限延长的,晚上是几点到几点都可以,是6:00~10:00也可以,是7:00~12:00,甚至可以到夜里2点。这是我之前的想法,不知道大家有过这个想法吗?
但每次我从外面吃完饭回来,我都非常累,我没有办法再去写作业,我突然发现我之前对于时间的判断都是错的。
媛媛姐说过:“时间分为客观时间和主观时间。”
客观时间是一个钟头就是一个钟头,但主观时间是我们有的时候会觉得时间特别长,有的时候会觉得时间特别短,我们的判断总是失误,可能就会导致拖延。
我记得小时候和哥哥,身边的朋友们玩游戏,比如说过河,扔沙包之类的时候,我觉得特别开心,也会感觉时间过得真快。这就是主观时间吧!我相信可能大部分遇到开心的事情时就会主观的觉得时间过的很快吧!
我们的失误主要体现在拖延者特别喜欢在一个模糊的时间范围内去想事情、去做事情,他们还常常去高估一段时间的长度,比如两个小时,他们认为能够把自己的工作搞定,但是一做起来发现其实需要3~4个小时,这种对于时间感知的失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所以我们要学会判断时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20727525/b9e4a71aa1d08fc0.png)
在《拖延心理学》介绍了一个这样的方法叫非计划法。你可以去想象一张表格,这张表格横轴上是周一到周日纵轴是时间段,可能从早上6点到晚上24点,现在你把下一周所有的你要做的事情,不管是生活的,还是工作的全部都写上来,包括去看一场电影、和朋友去吃饭、写个PPT、去联系个客户等等,全部你能够想到的都写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20727525/de85b460c99c10b2.png)
写到预定的时间里面,你就会把很多时间的格子都填满,剩余的格子就是你拥有的空余时间,在这样的一个表格的辅助之下,你就会知道你自己到底有多少时间可以用。
比如有朋友约你吃饭,我们周日能不能一起吃个饭,以前你总是模模糊糊的,你觉得可以,没问题,周日还远着,或者是我周日就排了三件事,我觉得还行,有时间吃饭。
但你再仔细看一下你的表格,你周日可能排的是下午4:00~6:00去运动,8:00~10:00,你和你朋友约了写作业,中间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请问足够你和朋友吃顿饭吗?可能是不够的,所以这个表格会告诉你,有些目标是没有办法实现的,你要么修改目标,要么修改你的日程表。
这个表格还可以做时间的记录,你必须要知道你一个星期的时间都花在哪了,不能像以前一样老是稀里糊涂的,觉得我这周的时间不知道都干什么了,怎么就过去了,我这一年的时间我都不知道干什么了,怎么就过去了,这表格可以让你知道你到底是干了什么。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24小时,如何对待时间,和时间做朋友是关键❤️
同时它会给你带来一种奖赏,当你每次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因为这件事情是你计划当中的事情,而且你在计划时间内完成了,你可以把那个表格当中的一个时间的格子去涂满,这种涂满的动作会给你很强烈的刺激,让你去把所有的你计划的事情都完成。
所以这是我们做一周表格的好处,我们知道时间花在哪了,知道怎么安排时间,通过记录时间而获得时间感,这是我们在克服拖延上需要修炼的1个技能,要学会判断时间,不能像以前一样了,模模糊糊大手一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