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后感
读《人间失格》

读《人间失格》

作者: 沙曼德 | 来源:发表于2020-02-04 10:54 被阅读0次

丧,是大多数人读完这本书的感受。事实上,我在阅读绝大多数日本作家作品的时候,都会有一种丧丧的压抑感。我想这应该只是日本文学界的特点,而非全日本所有艺术界的特点。至少日本动漫带给我的感觉还是积极向上的。

书是春节放假前周老师慷慨借予我的。书的封面上写着“你没有必要讨好这个世界”以及“庆幸看了《人间失格》从此不再以为自己不合群”。

我以为,用这样两句话来总结并不合适。

文章由三个札记构成,三个札记,讲述的却是一个故事。总结起来,无非就是一个27岁的没有责任感且不求上进,基本上以吃软饭为生,不停勾引又不停猜忌他人,还在内心不断为自己的行为找合理的解释的人渣的自述。

读书的时候,感觉最多的就是这本书不合时宜,然而事后仔细想想,却又似乎很合时宜。

说不合时宜,大概是类似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评价,稍稍了解作者的生平后,得知他在写完这本书后自杀身亡,而搜《人间失格》跳出的信息大多与抑郁症相关。我无意去冒犯谁,也并无鄙视抑郁症患者的意思,但实话实说,这些评论令我十分反感,我不知道是真的感同身受还是什么其他原因,这些人一个个表现的无比了解这种病,深切的关怀被这种病纠缠的人们,我不信这世界上有什么感同身受,他们的表现不过是一种夸张的手法而已。“说”谁又不会呢?靠在书评里找存在感来显得自己多高尚么?

何况如若说男主自小讨好他人是抑郁症(或某种性格缺陷,因不具体了解,本文中都以抑郁症代称),那年纪轻轻就与流氓混混结交,荒废学业,喝酒、滥交,勾引女人的锅,都让抑郁症背真的好吗?

当然,我所说的不合时宜,并不在抨击读者,而是现实中此种病症患者毕竟为少数,且其所思所想多为不由自主,这也是前文中我认为“你没有必要讨好这个世界”以及“庆幸看了《人间失格》从此不再以为自己不合群”这两句话并不能总结概括本书主旨的原因——他若当真有病,所做即“不由自主”,又何来“必要”“不再以为”呢?

当我想根据以上理论反驳时,又思及虽抑郁症之典型非全民之典型,然男主的表现却不尽为抑郁症患者专属所为。没有责任感、不求上进、喜欢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不恰好正是当今时代许许多多人的写照吗?是以又觉得似乎很合时宜。这也解释了为何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没有丧感,无非就是鲁迅先生的半句名言,对于男主,我虽然没有“哀其不幸”—事实上所谓的不幸都是他的自我选择—但实实在在是“怒其不争”了。故认为人若无病呻吟,所列举出的也当不上讨好了世界一说。

相关文章

  • 只是一切都将逝去

    只是一切都将逝去 ——读《人间失格》有感 《人间失格》,是...

  • 一个旁观者的一生

    ——读《人间失格》有感 “人间失格”指失去做人的资格。按说生而为人,活着便是行驶...

  • 人间失格——读《人间失格》有感

    人间失格,失去了在人间做人的资格。依稀记得日本有同名电影,讲的似乎是校园暴力,与小说内容似乎毫无关系。因未看过电影...

  • 小丑最孤独

    参考书籍:《人间失格》 我读《人间失格》,感到寒冷,特别冷,人如果没有了对人间的眷恋,大概剩下的就是这种寒冷了。 ...

  • 所谓失格——读《人间失格》

    “如果没有明朗的心境,就不要看这本书了”然而放下这本书良久,才想起曾经萦绕耳边的这句话。很久以前便知道太宰治,很久...

  • 读《人间失格》

    读罢太宰治的《人间失格》,觉得他是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所以尤其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但多数都是些阴暗悲观的东西,当...

  • 读《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这本书应该说是非常出名、普及度很高的一本读物了。很久以前就听说过,但是看名字一直以为是哲学或者反思人生...

  • 读「人间失格」

    最近,懒惰了些,一天 24 小时,我可能只有六个小时是清醒状态,其余时间都在睡睡睡~~~不过其实,我也在思考一个问...

  • 读《人间失格》

    太宰治的短篇小说,顾名思义,丧失为人的资格。此小说发表于1948年,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纤细的自传体中透露出极致的...

  • 读人间失格

    最近看太宰治的人间失格,说真的,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对于文中那个哗众取宠,表演的男孩竟找到了认同感,后来发现我不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人间失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jxr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