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黑木耳
《人生之路》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开播,其受到了诸多的非议。许多观众甚至刚看了第一集就决定不看了,有的甚至连第一集没有看完就决定与之说拜拜。
非议之一:许多剧情不符合历史真实。比如说,那时的高考是阳历七月七八九三天。当时高考前有预选,但是预选后到高考也就一个来月,绝对没有电视剧上的预选考试之后的百天奋战。还有,那时自行车作为奢侈品,不是家家户户都有,高加林和高双星不可能骑着自行车比赛着进入学校,甚至把自行车轮子都跑丢了。
非议之二:许多剧情跟原著有很大的出入。比如说刘巧珍根本不会开拖拉机,电视剧把刘巧珍塑造成一个会开拖拉机的姑娘,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那时的普通人家连自行车尚不具有,更遑论能有拖拉机了,导演脑洞开得没边没沿了。
非议之三:高加林在原著中根本没有考上大学,因此,更不存在高双星冒名顶替上大学的问题。
路遥的《人生》小说是我国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的社会矛盾在形形色色人物上的反映。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物质产品极度匮乏,高考刚刚恢复没几年,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刚刚兴起……
电视剧对小说来说是一次再创作,作品应该忠实于原著而又不拘泥于原著。《人生》出版之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反响,小说诸多情节已在人们心里扎下了根,许多人物耳熟能详,许多人物对白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因此,把《人生》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对广大人民来说是一种诉求,是一种愿望。
改编不是胡编乱造,更不能光怪陆离。基于人们对《人生》的喜爱,情节应基本上尊重原著,把当时的社会背景还原,在人物塑造上可以有所创新。总的方针是被广大观众认可并引导观众重温那一段沉重的时光,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人生之路》电视剧给人们的印象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