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出自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董遇字季直,今河南灵宝人。性格质朴,不善言辞但又好学。
01、董遇酷爱读书,尤其喜欢读
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靠朋友将军段煨。
董遇和哥哥收集捡拾野稻子卖钱维持生计,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儒家的书籍,一有空闲,就拿出来学习诵读,他哥哥嘲笑,但董遇还是依旧读书。
董遇通过努力终于走上仕途,开始做孝廉,后任黄门侍郎,魏明帝时官至大司农。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为它作了注释;对《春秋左氏传》也有很深的见解,根据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这本书。
02、董遇三余读书法
汉末曾为献帝侍讲。有读书人想向他求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又说:“读了很多遍,自然就明白其中的意思了。”
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
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 “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中空闲下来的时间。
夜晚,不必下地劳动,这是一天中空闲下来的时间。
雨天,不方便出门干活,也是空闲下来的时间。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读书也求快,许多人追求读书数量,却不讲究质量。一年读多少本书,真的读懂了吗?
那些人一般从目录,从前言,从故事梗概中知道大致内容,就浅尝辄止,一本书就匆匆看完,这样读书能在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吗?
用这种快速浏览法读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的书也许可以,但有些经典的书是需要慢慢品味的,是需要反复读,才理解其中的深意。
03、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是读书最高境界
有时“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是把书读透的最好途径,也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是一种读书方法。阅读一本有意义的书,我们不能够只是粗略了解,而应该不断思考、反复揣摩,才能够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意境。
这也是一种读书态度。一本书真正的被读懂,一定是在大量反复读的基础上被不断打磨出来的。
正如哲学中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我们在反复读的过程即是积累量变的过程,当读懂其中深意时即产生了质的突破。
这是一种读书境界。在普通人看来,读书是一项枯燥乏味的事情,或者是在无聊闲暇时光里简单的娱乐消遣。
04、孔子读《易》,韦编三绝
真正喜爱读书之人,往往能够从中感悟到阅读乐趣,正如孔子所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酷爱读书,他韦编三绝的故事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
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
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
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他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
过了一段时间,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
在这以后,他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
这样读夹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这就是《韦编三绝》的成语典故来源。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他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04、毛主席读书,倒背如流
毛主席博闻强记,他所读的书能倒背如流。
杨开慧当年考验毛主席读书读得怎么样,她从他父亲的书橱里随便抽一本书,随便翻到哪一页,毛主席都能倒背如流。
可见毛主席读书不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有的书是反复读了几遍,达到过目成诵。
05、如何能够做到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圣人读书都如此精益求精,我们凡夫俗子要真正把书读透了,不需要反复阅读吗?
如果我们把一些经典名著只读了一遍,只读了大概,有可能读了后面就忘了前面。文章来龙去脉都搞不清楚,不用说去借鉴了。
我觉得董遇说得不错: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一本书再深奥,多读几遍,就能够理解书中的意思,能够悟出一些道理。
没有时间可以抽时间,现代人不可能像董遇那个农耕时代利用雨天和冬天,
也可以利用早晨,晚上和节假日,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循序渐进地阅读,反反复复读,也能达到“读书百遍,而义自见”的目的。
通过多次阅读知道书中内容,领悟蕴涵的道理,乃至品味妙词佳句,立意谋篇,久而久之,自己也能写出好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