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日常碎碎念
作者∣齐帆齐
上一篇我到我奶奶的文章:
奶奶一听到有放炮声,她就会在家骂老天,为什么她该死的人还没收她,人家比她年轻却死了,老天为何不长眼睛……
这世界到底有谁在掌控苍生的命运?
如同史铁生那句,在命运面前,休论公道。
奶奶生有4个儿子,她一生最羡慕别人生了有女儿的,她常说,人到老了没有女儿就没有一个知心人,有女儿多好,多好啊!
“我觉得人穷就容易显得冷漠,因为大部分的心都操在自己的生存上了,这就是为什么没有给奶奶送葬的原因。”
这么说也是有道理的,如果是现在的我,不管在哪里,也会立马飞回去的。
那时心里想,人也不在了。她在世时,我也不比庄里哪个做孙女的人差。最后的仪式那么远就不想回去了。
每个人忙于自己的生活,人有时真难以顾及太多的。
现在回想起来,我母亲在2002年去世后,我奶奶的境况就更差了。
之前,我家里要是有一点点好吃的,我妈妈都会让我们先送一碗给奶奶。那是奶奶改善火食的时刻,属于她的幸福小确幸。
2004年,我把小婶,小叔也带到我所在的福建晋江服装厂了,现在才知道,我那时都没为奶奶想过。三叔又没成家,大伯大娘在安庆。我妈又不在了。那些年,看不见,听不太清的奶奶都是如何度过的啊!
在福建厂里,都是正月去,到腊月过年才回家。我那可怜的奶奶没有一个靠谱贴心的亲人在身边。
记得,当时我和奶奶说,小叔小婶过完元宵也会跟我一起到福建厂里打工去,她开始很不开心,唠叨着说,你小叔也走吗?都走了?都没有人管我瞎子老人了?
树老还能当柴烧,人老一点用都没有了。
过了几天,奶奶自我调节,自我心理建设后,她又自言自语说,年轻人守在老人身边是没出息的,还是要到外面闯闯,我就盼望着你小叔什么时家里搞好点,也盖栋楼房就好了,你们出去都好好搞,不要牵挂我这没用的老人,我活一天是一天了……
(小叔,小婶在我待过的那厂一共做了七年多,直到外贸服装越来越差,他们才回来,盖了栋楼房)
其实奶奶也无力改变,小叔小婶可去外地打工。
现在想来,我们是有多残忍,丢下一个眼瞎耳聋的老人在家里生活。
门口有几家人挺心慈的,有时看到我奶奶一个人提水走晕方向了,在稻床上直打转,就是找不着往家的路,他们就会走过来搭把手,帮忙把水送到奶奶水缸里。
但也听奶奶说过,她有时走迷糊了,喊得嗓子快破了,急得要哭,有时刚脆坐在地上,明明不远处感觉有人在走动,但就不上来牵下她,哪怕把她牵回原路,奶奶心里就有数了。
有几次是外庄的人路过看到了,牵着她。
愿意上来帮下忙是人情,不愿意也是本分,这是奶奶以前经常和我提到的话。
也许别人想,你自家下人没有一个在边上,这又能怪得了谁?只能怪自个命苦罢了……
那几年,我那三叔虽说在边上,可能和不在没有太大差别,还不如心肠好点的邻居。
他常骑个自行车打牌到晚上才回来,有时在工地上做工, 又有多少心思记得自己还有一个老娘。
现在,三叔住在我们后来盖的楼房子里,我们姐妹一次给他好几百一千的,堂姐,堂哥也会给他提烟酒物品,反倒三叔这样的人落得轻松自在,活得自我潇洒,心态又特别好。
听到门口人说,某某二哥养了3个女儿倒是给他得利了,也不曾需要付出一点点,天天玩着,小酒喝着,小牌打着。办了五保户,低保,一年还有一万多元,多少人家有亲生儿女的还累死累活,没有他享福。
(我家02盖的房子)
印象中,我读初中时,有一年除夕晚上,三叔难得给了我10元压岁钱钱,但就是不给在一旁的二妹,小妹,堂弟,他给出的理由是,他们还小,给了以后不记得。
我在我第一本书《追梦路上,让灵魂发光》里写过,我大伯,三叔小叔不曾给我们买过一支铅笔,一本本子,一个糖果。
有学员伙伴问,你不怕你们家长辈看到了吗?我说这都是事实。他们也不曾欺负,也不曾特意照顾什么。但终究是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我会做到我该做的。
在那些物质匮乏的岁月里,三叔,小叔也是顾不了太多,各自在自己的命运泥塘里挣扎沉浮,有着各自的生活忙碌,无暇顾及到我们头上。想想也是可理解点。
小叔家就一个堂弟(独生子),读的书还不比我们姐妹多,堂弟初二都没读完,小叔又哪有意识去关照自己的几个侄女多上学念书?
听奶奶说,我爸爸临终前曾拜托小叔以后帮我多读书的……
时也,命也,虽很多人觉得我小叔脑子聪明,思维反应快,我以前福建那服装厂的同事也这么说,但小叔似乎对世俗里的生活,过日子,小家,还是大家这些不太关注,对什么都无所谓。
最大的热爱就是麻将了。这类人在农村老家也是挺多的,只是苦了伴随的人。我觉得我小婶更不容易。
小婶曾聊天吐槽笑说,你奶奶生四个儿子,两个大的都发奋上进,两个小的却截然相反。
奶奶还多次提及过,三叔在吃大食堂(大锅饭)的岁月里, 饿得快不行了,我爷爷身体不好,脾气还忒暴躁,爱打人。本来家里有生病的所得工分就比人家少了,还有几个嗷嗷待哺等吃饭的,三叔饿得老是哭闹,手臂只有大拇指粗(奶奶原话)。
爷爷就用烟袋敲打,恨不得不要三叔了才好,全靠奶奶命护着,哪怕是和爷爷对骂。正因为三叔小时太瘦弱,差点没命,奶奶就格处偏爱多照顾他。
奶奶说完这些情节,常会哀叹总结到:“惯儿不孝,肥田里出瘪稻。”
早知道,当年如何如何……我怎么就没有一个女儿,要有一个女儿多好啊!
反而最让奶奶伤心寒心的也是三叔。
奶奶还有句口头禅“人死得,穷不得”,她这一生可能对这句话有着极其深刻的体验,那是多么痛的领悟啊!
她也说过年轻时是如何小斗借,大斗还的事。
大半个世纪过去了,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内在本质在某些时候也并没有改变。
我奶奶是在苦水中泡着细数走完她那艰难的一生,那是属于她一个人的史诗。也是中国近一个世纪中最底层贫苦人的缩影吧!
小妹下学第一次打工时,一月300元工资,给我买了套内衣。过年边上,小妹给了20元给奶奶压岁钱。
我奶奶接着钱,颤抖着,又哭起来,她说这么小人就打工赚钱了,要是你爸爸在也不至于这样啊!
人家娃都还在读书,你养自己还不忘记我这没用的瞎子奶奶。别说20元给我2元都不得了,才多大人啊!……
想想你们几个姐妹也是寒心,这么早没有了父母,跟奶奶一样都是前生做多了过,作多了孽,今生你们要好好做人,修行来生……
我奶奶就是这样一位爱哭的人。有时,她也是一位爱笑的老人,面容非常慈祥温和。
2004年,也是我把小叔小婶带到厂里打工那一年,我因体弱和数年在服装厂一线工人的超负荷劳累,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常年午休。
终于,我身体倒下了,结核病,大吐血,把二妹吓得哭不停,同宿舍们都不敢睡觉,怕我会休克没命了。厂是在村庄里, 又是凌晨三四点时。
好在,那天办公室有灯亮着,老板居然还在,开车带我和小叔还有老乡几个老乡到一家大医院,急诊输液止血,往事不堪回首……
休息了几天后,我又回到老家,调养身体,每早去田间山头呼吸新鲜空气,每天喝芝麻粉泡蜂蜜之类。几月后,我在门口找了营业员工作。
现在,回想起,我那年在家调养身体时,可能是奶奶最幸福的老年时光了,我几乎每天会去她家坐坐,有时买蛋糕,馄饨,饺子,火腿肠之类小吃,她每次还把零食留着,给点其他老人分着吃。
奶奶说,只有自家孙女,不嫌弃老人味,有空就来坐坐,陪我说说话,我也能听到点外面消息。不然我屋子里常年也没多少人进来,一点没有生气。
人人生来喜欢小孩子,逗孩子玩,哪有几人喜欢老人啊!……
可以说,我是听奶奶叨唠说话最多的人,是最认真的听众。
都说老人喜欢长头孙子,堂哥堂姐小时已跟随大伯到安庆城里了。我就是她跟前的老大了。我生性又喜欢听老人讲远去时代的故事。
关于我奶奶这样的家庭,为何我大伯还能在安庆城里?
是我大伯年轻时先斩后奏,偷偷报名搞好了当兵的事,等干部来通知时,我奶奶才知道,她气得坐在地上哭得伤心,据说哭了半天,这大儿子走了,家里这多事以后怎么办,这日子要怎么过下去?
只读了二年级的大伯,因当兵两三年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几年后转正分到安庆化肥厂,那是城市工人紧缺的年代。
我大伯是吃到了特定时代的红利,也是他自己争取的结果。大伯后来成为我们村庄两个吃国家商品粮的之一。
我爸爸一个字不认得,30多也还没对象,家里又穷,奶奶托人到大山里给我爸爸找了个,那个人就是我妈。
我妈妈是1963年人,也是文盲,我爸爸比我妈妈大了17岁,15岁的妈妈许到山外后,改善了外婆家的境况,外婆七个子女,大山里那时比我奶奶这边地区的生活更艰难。
我奶奶这边是安徽安庆桐城山外人,外婆那是真正的大山沟里人,是位于六安市舒城县的山区。
两家都是门对户对的穷,都分别是所在兄弟姐妹中唯一没上过一天学的人,但山外区域可降维打击山里区域,当年的桐城整体经济条件可比舒城山里要好点。
其实我妈妈就是家庭的牺牲品。我爸妈命苦,寿命短,辛劳一生,历经坎坷苦难,病痛贫寒,或许上天是看他们太累太累了………
我爸妈跨地区,跨县的结合,这在交通不好的那年月,算是远嫁了,好似只是为了把我们姐妹带到这个人世间,难道这就是他们的使命?
奶奶生前和我说过多次,你妈到我跟前来时,还是小孩子,没成人,山外的事都不会做,都是我一点点带着她,后来什么都很会做了。
可能奶奶觉得自己明智,拜托人从大山里给爸爸找到对象成了家。痛恨三叔不听话,高不成低不就……
奶奶口头禅:我这老债墩子,吃了又不死,没有什么可给你们一点点的,只有死了后,好好保佑你们几个。
这话至少说了1000次以上,不知是她这说的太多管用了,还是命运的使然,抑或是自身努力学习成长的结果。我们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是过去可不敢想象的。
如今,我从那个(按周岁算)14岁半不到就辍学的人,30岁后从0尝试写作,成为自由写作者至今,出版了多本书籍,成为别人眼里的职业作家,可以实现全国旅居生活。
目前去过柬埔寨,香港等好几十个城市。
小妹一路自学成长,自考拿到本科学历,日语二级,通过了司法考试。现在法院和律师事务所间穿梭。
今天,小妹说她手上的案源特别多,有的律师一年也没有这多案子,而她却很顺利,有很多业务锻炼机会,从立案,写诉状,整理材料,开庭等很多事慢慢都可独立完成。
她帮很多人处理了债务危机,刑事,经济,婚姻,交通等都有参与,还经常做法律公益援助。
小妹当年读初时,暑假,早上天麻麻亮就去田里割稻,一早上,她一个人可以割完3分田的稻谷。那时,我和二妹在外服装厂打工。
二妹也通过自学成长,现在,在18线小城,能坐办公室拥有五险一金的工作,主副业加起来,每月也有1万多的收入,对于别人来说这很平常,但对于二妹来说这是一种突破,和自我价值的体现。
这些年,她自学了摄影,视频剪辑,运营自媒体等知识。
或许,我们是遗传到了我父母,奶奶、小叔,大伯等亲人基因中的优点部分,抑或是上天的庇佑。
接受命运里的苦难,也感恩命运的恩慈。
愿我们所取得的结果对得起曾经的坎坷。
(Ps:意识流碎碎念无意识,趁还记得,趁还有愿力!也希望那些起点低,或深陷低谷中的友友,不要放弃自我成长,永远向光向阳,共勉!)
本文作者介绍:
齐帆齐,从14岁半辍学,通过在互联网写作,成为职业写书人。
全网粉丝50万+。个人品牌营销顾问,世界500强特约讲师。安徽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网络作家班成员。
已出版《追梦路上,让灵魂发光》《人人都能学会的写作变现指南》《只做唯一的我,不做第二个谁》《左手月亮,右手六便士》。电子书和有声广播剧7本+。
文章发表有知名报刊《人民网》《青年文学家》《作家文苑》《女友》《哲思》《学习强国》等媒体平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双栖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