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余秋雨的《千年一叹》,这个假期的第三本书,让我有点心烦意乱,太喜欢余秋雨了,一拿起他的这本书,就在提醒自己,这个假期只看这一本,等暑假了,自己可以专门拿出一个月,把自己交给余秋雨。
这也是我提前计划好的,这个假期要和学生一起读书,我们有一个约定,到了开学,看谁读的课外书最多,我们的起点是五本,而我为此也专门列了一个书单。
从余华的《我知道人是什么》,到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再到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我的第四本书,原计划是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请相信这四本书已经有了一个逻辑,是我整个假期阅读的开始。
我这个假期计划读完十本书,春节之前自由一点,也可以说是“面面俱到”,只不过都和我的思考紧密相关,而我的思考就是上面我所说的,“这里面有一个逻辑”原因之所在。
到了春节之后,我会转入语文教学,把自己手头有的几本书,认真而完整的读上一遍,为下个学期的课堂,做出自己的最大努力,好让自己所期待的教育突破,不再只是想想而已。
可现在就说“年后”,显然有点为时尚早,因为我到了第四本书,就开始举棋不定了,想把《千年一叹》的姊妹篇也一并读完,算作春节前的终结,这样就和暑假,有了一个前呼后应。
《行者无疆》是我前不久刚遇见的,他的行文和《千年一叹》比起来,似乎更有余秋雨的风采,在我们阅读《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时,就已经有了这样的体验,所谓的秋雨笔法,是不能用日记来完成的。
尽管余秋雨的日记给我们的感受,同样纵横捭阖摇曳多姿,但和他所熟悉的那种高屋建瓴,站在云霄看世界,隐隐约约有一些若即若离似是而非,有的人说,余秋雨应该是苏东坡那样的。
还是回到我的阅读计划吧,把《行者无疆》塞到里面,还是把他当作第四本书,这也是我的纠结,更让我纠结的是,读完他,是不是就要开始《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了。
这样的话,我的阅读就彻底随波逐流了,而我所追求的有方向读书,就变成了真正的信马由缰,这会让自己继续行走在漫无目的的世界,用尽了力气,却终于一事无成的悲剧,要再一次噩梦一样降临。
还是开始我提前想好的,把大仲马找回来,让他的《基督山伯爵》成为我的第四本书,我已经很长世界没有读这本书了,现在拿起来,一定会有很多新的收获。
这也是我计划的小说阅读的开始,在下个学期,或者是下个暑假,我的阅读会重视这些小说,通俗文学中的扛鼎之作,让我的文字,拥有更多小说色彩,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实现自己所追求的文笔超越,完成自我突破,小说阅读会给我答案。
不用怀疑了,明天就开始我和《基督山伯爵》的再次同行,希望他会让我在简书上的小说,变得不再郁郁寡欢,我相信我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