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1000天日更挑战营聚焦读书
《环球时报》的一则歧义标题

《环球时报》的一则歧义标题

作者: 东方一任 | 来源:发表于2023-07-02 07:45 被阅读0次

本文原发表于人民网强国博客: 2006-06-02 14:56:14。标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最基本的一点是准确、不能发生歧义。该文内容的网址链接现在已经打不开了,为了尊重史实,仍然保留。

《环球时报》( 2006-05-31 第13版 ) http://paper.people.com.cn/hqsb/html/2006-05/31/content_6010424.htm人民网2006年6月2日主页头版的一则标题越战中美“老虎部队”滥杀平民(主)残暴罪行持续半年 一人杀害百名村民(副)内容说的是在美国发动的历次侵略战争中,屠杀平民的惨案并不是偶然现象。其中1967年发生在越南战争中的一次大屠杀竟持续半年之久,受害者难以计数,但真相却被美军高层刻意掩盖了近40年……不看内容,读者还以为是中美两国的联合部队滥杀平民,这是一则典型的歧义标题可以理解为越南战争中,美国“老虎部队”滥杀平民,也可理解为前面的另一种理解,也许有人说,越南战争,中国不可能和美国建立联合部队,但你可知道现在是21世纪,许多读者不知道当时的历史。标题只要改为《越战美军“老虎部队”滥杀平民》即可,字数相等,不会产生歧异。

写到这里我想起发表于1944年4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上朱德写的著名的散文《回忆我的母亲》。该文原题为《母亲的回忆》是歧义结构,可以把母亲理解为“回忆”的主体,即指母亲所回忆的事;也可以把“母亲”理解为“回忆”的客体,即指对母亲的回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当然可以避免歧解。改题“回忆我的母亲”成了动宾短语,这样就避免了引起歧解的可能性。

相关文章

  • 《熔炉》情节再现,魔鬼仍在人间

    新闻在线: 8月21日,环球时报官方微博发布一则标题为【《熔炉》情节再现:韩国女校180名学生曝遭性骚扰 16名涉...

  • [译]为什么中国人很少承认他们的错误

    文章来源:《环球时报》原文标题:Why the Chinese seldom admit their mistak...

  • 训练自己不被标题党迷惑的办法

    环球时报的突起可以看作是传统媒体标题党的典型案例,但环球时报相对来说还是属于有情绪有内容的原创。当下新媒体到处可见...

  • 卖声工人

    大家好我是雷子,雷锋的锋,孔子的孔。 看过我前面作业的朋友对这个标题应该没有歧义,就算有歧义也很正常。虽然人情日渐...

  • 致未知的自己

    柚子兮兮 致未知的自己,写下这个标题,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歧义句,但是...

  • #华与华书房#华杉注四书《孟子》【81】

    殷鉴不远这个典故,环球时报闹过笑话,登文章标题叫《默克尔对华外交可供欧洲殷鉴》,看标题以为是默克尔对中国不好被惩罚...

  • 歧义

    歧义1 觑着柳絮张牙舞爪的空荡里 我让叹息声生出一双翅膀来 好在角落里总是蓄积着腐朽 拂袖而去终究是古人的做派 想...

  • 歧义

    有没有一种感觉,就是你读完一段文章,它里面讲了一种道理。刚开始你很兴奋,因为理解了他的含义并且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你...

  • 歧义

    课前,我打开多媒体开关,发现仪器显示灯不亮了,我开始调试…… “刘老师亮了!刘老师亮了!……”学生们七嘴八舌的喊着...

  • “歧义”

    看到一句话:“手无寸铁的温柔,瞄准了我们的心脏。”心里一惊,随后会意。因为人太温柔了啊,外界的一些刺和尖锐物刺到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环球时报》的一则歧义标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kff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