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体验,在一种浸淫很久、始终没有合适解决办法的处境下,往往会在与这事全无相干的其他事件中突然就福至心灵、找到灵感,所以我们会基于经验说:“换个脑子”。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分反射区,左右脑会同时协作完成某件工作,并不是在独立运行,事实上智慧的生成就是大脑多区域信息融会贯通的结果,平时存储量越大,在实战中融汇的概率就越高。
见多识广本质上就是信息储量大,所以融汇的维度就多,一条路不通会很自然的寻找另一条路,和只能一条路走到黑的不可同日而语,而大师级人物是站得足够高,在天量的信息中总能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法。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乱世,斗争是主旋律,涌现出无数枭雄、强人。公元528年,北魏内乱,尔朱荣屠杀皇室,北海王元璟请梁武帝发兵助其登位,武帝出于战略布局同意出兵,于是派自己曾经的书童陈庆之领7000余杂牌军北伐,7000将士转战千里,历47战,攻32城,所在皆克,孤军直入洛阳城。“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随着童谣唱遍天下,白袍之名人尽皆知,打下来赫赫威名,如果纯论战绩,千古之下无人可出其右,然而最后援军不至,独自力抗尔朱荣三天,势力太过悬殊败退。
太祖曾评陈庆之曰:“再读此传、为之神往”,反观太祖自己,我党在一条破船上成立时还并不是核心领导,此后也曾长期被排挤在外,六起六落、备受打压,可最终成为主席,统一大陆,建立新中国,原因在于老毛的思维是极其宏阔的领导者角度,政治、军事、文化、战略、国际形势的综合分析与考量,最终登顶,而陈庆之只是独一无二的将星,只在军事角度所向披靡,视角不同,则可调动的资源就不同,最终的结果当然也无法相提并论。
如果说陈庆之和老毛时代不同、形势不同,强行相比还不那么合适的话,楚汉相争就是维度取胜极为典型的例子。项羽豪勇,可以说是千百年来华夏第一武将,军阵之间无人可挡,即便号称兵仙的韩信也只能靠大军围追堵截,但刘邦的最终胜利就是心理素质、知人善用、胸襟气度等全方位的胜出。
输了军争不要紧,赢了结局最重要。
如今的商界也是如此,多维度竞争才能提高获胜概率。新创公司的机会在于避开现有巨无霸的碾压空间,从全新的角度侧翼切入,我们耳熟能详的苹果借助移动智能打垮诺基亚就是经典案例,其余微信改写通讯史,Facebook创造全新社交史,滴滴、airbnb都是以前所未有的维度成为独角兽的典型。
个体也是同样的道理。找准一个符合趋势的切入点,乘着资源还没有被注意到,快速突进,抢占资源,构建壁垒,至少有和外界博弈的筹码。而我现在焦虑的原因就是本来按部就班的壁垒构建中,结果疫情打醒了巨头,大家一拥而上,同场景竞争,基本没有胜算,还需要寻找下一个切入点。
世界在飞速更迭,跨界学习、斜杠青年之所以成为潮流,正是因为单一的维度已经不足以应付多变的世事,想要取得竞争优势,可以很直白的说:比别人多一个维度。
除了本专业外,多一项技能,多一门手艺就会多一份胜机,如果在思维上多一个思考角度,那更是上升到战略层面的胜算,理科学习文科思维、文科学习理科广博;多读书,学习各领域的精英学者思想;多行路,见识大千世界的多姿多彩;多访名士,近距离交流碰撞,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事,提升生命密度。
一个人的优秀程度,就在于专业的精度,而可以达到的高度则取决于人生的广度,广度尤其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