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教育的情调》中《孩子是天生的宽恕者》
文中的两处内容引起我的共鸣,思索追问记录之。
一、教育是需要时时反思的教育实践活动。
文中说,一个从我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总结出的概念-“反思性的教育实践”,在我脑海里翻滚。“反思性实践”指的是不断地思考“什么是教育”,不断地以教育学的标准衡量我的行为。“教育实践”指的是一种充满机智的行动和充满行动的机智。(p129-130)
思考:为什么有的教师几乎没有感到职业倦怠感?为什么有的人越做教师越喜欢做教师?霍懋征老师教育生涯近60年,满满都是光荣、艰巨、幸福,精神源泉从何而来?李吉林老师说的,我是长大的儿童。于漪老师说的,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样的执着、热爱是从哪里获得的力量?
在范梅南先生这里,我得到了与自身认知一致的答案,那就是“反思性教育实践”。你要不断地思考,不断地追问,不断地反思: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学?什么是为人的发展而进行的教育?我做得对吗?我还可以怎么改进?我怎么才能和孩子一样与时俱进?
在日复一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被琐事和重复行为磨灭了热情,被信手拈来的经验阻挡了思考,所以更多时候我们是在经验的推动下,理所当然地前进着。我也曾经无知地说,“这些都是小拇指都能干的活。”曾经以为那显示了我的水平和技能,其实,是我对经验的依赖和对人的熟视无睹造成的“无知”。越读书越发现自己的无知,是我最近听到最多也被无数次验证的话。
缺乏反思的教育实践,缺乏深度反思的教育实践,于己于生都是不圆满的教育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要想让老师体验到教育工作的乐趣,就要带他走上研究性的道路。研究,可以从表面看到本质,反思可以让经验触碰理论。也许,重复的教学内容和教育行为会消磨我们的热情,但是研究性的探索行为会带给我们更大的动力,和更多待挖掘的可能性。只有这样,也许我们才能够做到“一朝为父母,永远是父母;一朝为老师,也永远是老师。”
二、解读孩子的“宽恕”行为。
“觉得自己是一个不称职的母亲,父亲或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必须更仔细的观察孩子们,孩子是天生的宽恕者,这促使我们承担起责任,努力做一个好家长好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项任务很紧迫,作为父母或老师,我们意识到了如此无条件的原谅和宽恕,这让我们愧疚,我们必须永远为真正的教育努力奋斗,不辜负孩子们给予我们的信任,不滥用他们的原谅和宽恕。”
对于“宽恕”这个词,是我第一次看到把它用在学生的身上。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经常会批评学生,“说你多少次你都忘了,一点儿都不长记性”;我们也会说,“这孩子皮皮的,批评了也不生气,一会儿又跟你很亲。”我从来没有想到孩子的这个三分钟记忆不跟老师生气,作者会将他归为孩子是天生的宽恕者。我们一般都会认为孩子不长记性,孩子小,不会去记住老师的批评。后来,我曾经从心理学角度去思考过,那就是孩子年龄小,缺乏安全感,他需要跟老师亲近来确保自己被老师关注,争取被老师认可,获得更高的信任感和信誉度。
读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人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去思考,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产生很大影响。今日读到范梅南“孩子是天生的宽恕者”,才有了另一层理解:孩子是在“信任”“理解”父母与老师中宽恕着成人的行为。
我们也要在认识孩子之后,去做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