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爱的反面是自责,只有做事情失败时,你才会自责。
失败每个人不可避免,但是失败后你对自己的反应则体现了你这个人是自爱还是自责。
我有一条秘诀能让你变得自爱,那就是永远不要自责。
李潇,以前上班时候一女的,口头禅就是:你看你,又弄成这样了。
无论是她自己还是别人,她总能看到别人不好的一面。
那次,别人去拿东西拿错了,刚好把她的东西拿走了,他就说别人心怀不轨,有什么企图。
让别人很无语。
就和《万箭穿心》里面那个女主角李宝莉一样,总能看到他男人不好的一面,然后字字诛心,句句见血。
你体会过这种感觉,就能明白这种绝望,为什么那个男的最后宁愿死,就是被一个不自爱的女人毁了。
其实,李宝莉是自卑,看到自家男人飞得高了,怕他嫌弃自己,想追又追不上,只好贬低你,让你知道我根本就看不上你,在我面前老实点别翘尾巴。
对别人求全责备的人多是这种心理。
看似是嫌弃别人,其实是嫌弃自己。
最大的自爱,就是接受自己的失败,对失败要宽容,给自己足够的成长的机会。
就算真的失败,也要找到其中的亮点夸自己。
社会有惯性,当一件事情快要完成时,因为你的出现变得情况恶化了。这时候你很难不自责。
仿佛是你站在了大家的对立面。
而且完成和失败,对应的就是对和错。
今天上午,我还在群里分享了一段话:永远不要批评自己。
批评意味着划清界限,中间画了一道线,一边是对,一边是错。
对的一方淡定从容,错的一方焦虑不安。
当你做了一件错误的事,而你在内心自责的时候,意味着你的精神世界站在对的一方,而你的身体站在错误的一方。
这就造成了内心极度的冲突和分裂。
当你说虽然我犯了错,但是我爱我自己的时候。
你的精神和你的肉体是合为一体的,这就是我们说的内心的和谐。
也就是要保持身心一致性。
如果你一直自责,极度的自责,自责到了极致,这就是精神分裂。
只有对自己宽容,才能找到内心的和谐。
这就是快乐的来源。
所以这本书开篇,才会说要带着感恩之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感恩意味着对生活中的美好作出反应。
最近加入一个读书群,是富士康教育培训的老师办的,共读的书是《非暴力沟通》,因为这本书最核心的价值并非是沟通的技巧,而是价值观的重塑。
所以,对于自爱这个话题,发表一点个人的看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