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摸象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寓言中的盲人与象代表着真相与寻找真相的人。客观现实伫立在那,接受不同人的评判与解释,不自辩。
源于不同角度的不同理解产生了对大象这件事情理解的差异。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摸到的才是真象,其不知,所有人了解的总和才更接近于真相。理解之间的差异一直存在,一双是否能发现差异的眼睛成为关键。换句话说,能了解事情的全部与知道自己不知道相比,后者更关键——知道自己不知道是发现事情全部真相的前提。
差异就是信息,不知道差异的存在就等于没有信息,找不到破解之道,当然也做不到庖丁解牛般地游刃有余。你以为的那些“知”此时成为阻碍你了解差异的“障”,当你自以为是的时候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无知。
真相的呈现需要全方位立体拼接,从远近高低的多个角度来看,才能无限接近,注意,此时呈现的仍然未必是事情的全部,只能是无限接近。
很多时候,我们就像这群盲人一样,抱着自己的认知,争执不下,认为除了自己别人都是错的。但实际上除了信息不全面,所有人都说对了其中一部分。通常打败我们的恰恰是不知道自己了解的这部分只是真相的其中一部分,不知道除了已知的这部分还有更全面的其它信息,以为自己知道的就是全部真相。以偏概全阻碍了我们对整体事情的了解与把握。
对于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缺乏的是没意识到自己认知的盲区。存在就是被感知,没感受到的就不算存在,因此对于大部分的其它真像,不是我们拒绝了解,而是缺乏感知其存在的能力,根本没意识到还有自己不知道的一面。
“认为我都知道”与“承认我不知道”之间隔着十个理解的距离。
不知道,没关系,可悲的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认知升级的关键是提升到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层面。知道自己不知道比以为自己知道更重要。
我不知道你对盲人摸象的理解是什么,我说的也未必是事情的全部,也许我说的都是错的。
对于盲人摸象我说明白了吗?
不知道?
你说呢?
我说的是错的,不代表你是对的!
我说的是对的,不代表你是错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