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语文课,课题是《植树的牧羊人》,备课时很是喜欢这篇文章,从1910年走来,一直到1945年结束,艾力泽·布菲,用整整35年的坚持,创造了将荒漠变成为绿洲的奇迹。课堂环节里我让孩子们合上书本说故事情节,圈划句子说牧羊人的人物形象,从数字说这个故事的主题,基本上以学生的分享为主。
在隔壁班授课,举手回答的孩子颇多,更有许多是语文基础并不好的孩子,虽然站起来有几个甚至是只念了一段课文,什么展开也没有,我还是笑着表扬他们,能举手站起来分享自己的答案本身就是一种勇气,一份自信。孩子们的回答许多并不在点子上,当然期间也不乏找到特别感人的句子,特别能够体现人物性格的句子,但更多的是需要作为教师的我去引导、帮他们概括分析提炼。
当看着黑板上的文字并不是和我书本上的板书文字一模一样时,我并不着急,因为,这是孩子们自己的的成果展示,我们的课堂,要的不就是孩子的生成吗?
想想以前的自己,很少写板书,很少去关注孩子们答案的生成,课堂中在乎的是孩子有没有说到我预设的答案里,有没有进入到我原先设计好的教案里,以前的自己,黑板上的板书要和自己写在书本上的板书文字一模一样。
如今的自己,则会去思考学生这样那样回答的原因、学生的思维方式,然后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并纠正自己的答案。忽然感觉,这颇像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苏格拉底真实一名了不得的教师!
课堂上,少一些自己的预设,多关注孩子们的生成,其实并不是那样难,教师慢下脚步,扎扎实实让孩子掌握一两个知识点,日积月累,三年的训练下来,确实已是足够。
当然,课堂上的生成是不一样的,在隔壁班,我带着孩子们分析了人物形象,故事的主题部分一笔带过,来不及细细展开。在自己班上,和孩子们一起将故事的主题无限衍生开去,比如这篇故事的主题,是歌颂牧羊人的精神?是反战?是环保?还是其它…
近来开始关注课堂的结尾,觉着语文课其实可以从一个点开始,经过一些活动,最后走向的是开放式的结尾,留给孩子们思考的空间和余地。
总之,今日上课自我感觉颇为愉悦,学生课堂中的回答氛围较好,孩子们的回答我也总能总结和提炼到,我还把板书画成了一棵树,虽然这棵树确实有点丑,字和画画技术总是一如既往得烂。其实老师上课要求很简单的,孩子们认真听,积极举手,勤做笔记,还有什么比这样做让老师授课过程更愉悦呢?
我的孩子们,你们可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