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阳一名老阿姨来到派出所,请派出所为其证明“我孙女是我孙女”, 尽管老人提供的户口本上已经注明了两人的祖孙关系,开阳县公安局紫兴派出所户籍民警看到老人一脸无助的样子,最终还是帮老人开具了证明,并且还在证明上霸气注明:“证明为方便辖区群众,不让老百姓来回跑路。出具此证明后,望贵单位不要再为难老百姓。”
派出所的霸气回应赢得了群众的掌声,但派出所的“怒怼”是的底气是依据从2016 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关于改进和规范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工作的意见》有20项证明公安派出所将不再开具,但也恰巧说明了公安部门的基础信息提供工作还没有开展到位,如果“到位”,何须“怒怼”?
开“奇葩证明”, 说明了我们的户籍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和漏洞。从客观上来说,要求开证明,只是为了要求提供基础信息。《意见》虽明确了20项证明公安派出所将不再开具,但长期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管理方针的制定与实施均建基于此项制度,公民从一出生便被要求“上户”,户籍日益成为了人们生产生活、社会服务管理、国家行政司法都不可或缺的信息基础,因此提供户籍成了很多单位要求提供的基本材料之一,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自由活动的范围更加广泛、相互交往更加频繁,户口管理所提供的住户人口基本信息可能存在不完善的情况,因而要求户籍的管理方公安局提供变动证明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想要少些“怒怼”,我们的公安部门就该多一些准备,打破公安内部因省、市限制而造成户籍不完善的情况,才能避免因户籍分割造成的信息不全等现象。
开“奇葩证明”,说明部门间的信息“壁垒”依然存在。在《红楼梦》里,一张“护官符”说明了“贾王史薛”四大家家族的关系,一张人物关系图让我们轻松理清贾家众人物之间的关系。而现代由于实施“一夫一妻”制,血缘关系和姻亲关系并不复杂,且我们的血缘关系有医院开具的出生证明,姻亲关系可以在民政局查到,那么由公安部门牵头,为每个老百姓绘制一张三代以内直系血亲“关系图”,并且升级身份证的芯片,赋予身份证更多的功能,让有关部门只需读取数据就能知道该公民的基本信息,这样才能从根上杜绝奇葩证明。
我们不希望看到更多的“怒怼”,因为这样的“怒怼”并不能从根源上让老百姓少跑路,只有我们的公安局不断完善人口管理制度,让我们的身份信息更加的丰富,让我们的身份证更具“含金量”,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奇葩证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