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活着》有感

读《活着》有感

作者: 在水一方_y | 来源:发表于2019-10-01 22:37 被阅读0次

有人说,读懂了余华的《活着》,你就读懂了人生。

每次看《活着》都有不同的感悟。

《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可谓是命运多舛。

前半生靠着祖业吃喝嫖赌,花花公子一个。因为赌博,家产败光,一家人从高高在上的“地主老爷”变成了一无所有的“贫农”。福贵的爹,被气死了;怀着二胎的媳妇,被老岳父接走了。

后半生,命运似乎很少眷顾他。福贵狠下苦力,只能勉强糊口度日。幸好媳妇带着儿子回归,可是不巧福贵又被抓去当壮丁,经历战争,成了共产党的俘虏,三年后辗转回家时母亲已去世,闺女发高烧成了哑女。

苦难远远没有结束。儿子十三岁那年因救人被抽血死了;闺女生孩子失血过多死在手术台上;媳妇得了“不动症”相继去世;

女婿工作时意外被两块水泥板夹死;含辛茹苦带大外孙到7岁,外孙却因吃多豆子撑死;最后的最后只有一只老牛陪他在夕阳下回忆种种过往。

福贵的一生,生活里难得的温情一次次被死亡碾压的支离破碎。

局外人看来,甚至我也这么认为:福贵寻死好像比活着简单千万倍,因为苦难太深太沉,可福贵还是选择了活着,即使最后只有一只老牛陪伴。

书中写到:“我看到老人的脊背和手背一样黝黑,两个进入垂暮的生命将那块古板的田地耕得哗哗翻动,犹如水面上荡起的波浪。”

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就像余华所说:“活着”两个字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不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活着,短短两个字,给予了人生最简短的总结,也赋予了人生最大的勇气。

借由福贵的一生,我们读懂了大时代背景下多灾多难的中国,懂得了苦难是生命的常态,也就更能感受生命的柔情和力量。

不管经历多少苦难,活下去就是最大的意义。

人到中年,经历过一些可悲可叹的事情之后,才恍然发觉《活着》就是中年人的常态。

历经劫难、经由悲哀、惨遭命运的无情摆布,我们生而为人,还是要坚持活着,因为,活着本身就是意义。

好好活着,用心活着,努力奔跑。就像余华所说:生命是属于每个人自己得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得看法。

相关文章

  • 是怎样的《活着》来支撑着我们活着

    ____读 余华《活着》有感 余华说:“日出...

  • 活着?

    文/木头姐 《活着》——余华 ——( 读之有感) 活着,在辞海里也不...

  • 活着!——读《活着》有感

    书中主人公是福贵,一个与同叫“福贵”的老牛一起生活的老人。一人一牛,同样走在人生暮年。“我”不经意间与福贵相遇...

  • 活着?活着!     读《活着》有感

    两千多年前,汉朝的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一百多年前,英国的奥斯卡·王尔德说:“我不想...

  • 活着?活着!     读《活着》有感

    两千多年前,汉朝的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一百多年前,英国的奥斯卡·王尔德说:“我不想...

  • 活着的意义

    ------------------------------读《活着》有感 一口气读完《活着》,中间泪目了好几次,...

  • 读《活着》有感

    这本书是在我高中的时候读到,那几年总觉得自己过的很不舒坦,有家庭的原因,也有学习的压力,看完这本书我顿时觉得原来只...

  • 读《活着》有感

    当经历过人生的酸甜苦辣 看过人世间的恩怨情仇 不禁感叹生活是一口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空 或好或坏或大或小 不得而...

  • 读《活着》有感

    去年花了两个晚上的时间浅读了一下余华的《活着》,一直觉得应该写一点什么,就算再浅显的道理也得写一写,毕竟也曾为此打...

  • 读活着有感

    「人是为活着而活着,并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活着,这既是一个充满力量的词语,又是一个悲哀得无法再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活着》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kll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