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浅浅迎新队员作品专题散文读书
涨知识||清洁而明净故名清明

涨知识||清洁而明净故名清明

作者: 悠悠我心真真 | 来源:发表于2022-04-04 23:10 被阅读0次

我们中国每年都有一些特定的节日,来让我们怀念先人,慎终追远,表达哀思,与祖先保持心的联通。

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有这样一个名字呢?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等,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

清明节的名字,源自于一种叫做“清明风”的东西。清明风,是古人根据风的性质和感官划定的八种风的一类:距离冬至日四十五天的那个风,是艮卦之风,又叫东条风。然后再过四十五天,“庶风至,震卦之风也,为管也”,这时候已经到了春分左右,也就是二月八日。从这天开始,再经历四十五天,清明风就来了,清明风也叫“巽卦之风”。清明风来的时候,大略就是现在这个时候,故而这时候出现的节日,也叫清明节。

这时候为啥叫清明呢?

根据《岁时百问》: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节,则是由于万物在此时荣发、生长,抽芽新嫩明媚,风轻云淡,故而叫清明节。

清明节原就是踏春,没有祭祖。但清明节和寒食节只差整天,寒食节是祭祀的节日,扫墓、禁火。人们索性将这两日合并起来,在清明前后踏春,清明节当日祭祖。清明吞并寒食,以至变成了踏春+祭祖的。

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

祭祖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中元节(除、清、九、盂),是汉族传统节日里祭祀日。

清明有哪些习俗呢?

1、踏青

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旧时曾以清明节为踏青节,不过,踏青节的日期因时因地而异。

2、插柳

插柳是一种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

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清明插柳戴柳另一种说法是驱鬼辟邪。我国北方一些地方将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合称为“三大鬼节”。因受佛教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的影响,许多人便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称为“鬼怖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写道:“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然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祛邪。

3、吃寒食

先秦时期,我国北方一些地方已有比较严格的禁火制度,从官方到民间都有改火的习俗。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即明确记载当时有“司炬”之官,每当仲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类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

古人在这个季节往往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在禁火与改火期间,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由于古代的禁火制度过于残酷和严厉,并不顾各地具体情况,甚至影响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于是,汉代发生了周举在太原一带废除禁火陋俗的事件。汉代的寒食节,很多地方要禁火一个月,到了唐代,寒食节变成三天,分别叫大寒食、官寒食、小寒食。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宋元时期,清明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

4、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 “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风筝即是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5、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清明节植树的习俗,据说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

插柳植柳树,传说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


相关文章

  • 涨知识||清洁而明净故名清明

    我们中国每年都有一些特定的节日,来让我们怀念先人,慎终追远,表达哀思,与祖先保持心的联通。 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呢?...

  • 清明,清洁而明净

    阴,无雨,有风,微凉。假期前幻想各种懒,然,除了懒觉时间,都在忙该做的事了。中年人呐,有几人真正放得下,只...

  • 清明,清洁明净

    这是一个万物生长,清洁明净的节。所以,清明节虽然带点略略的忧思,但我们需要往前看,过好当下的每一秒。 在家宅了两天...

  • 又是清明节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我为缅怀清洁而明净的爱,为祭父亲而写此日记。 2008年,...

  • 『二十四节气』清明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 清洁而明净

    《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 清洁而明净

    昨日梦里水乡游, 粉墙黛瓦静幽幽。 春去春来君莫愁, 又在清明望碧柳。

  • 人生看得几清明(转)

    一 清明的习俗 生长于此时的万物,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 踏青出游,清明赏花观景的好时节!

    清明之时,正是春回大地。《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借着这清爽明净的春风,FAS...

  • 今日【清明】,思念永恒。

    梨花风起正清明。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今日清明,不仅是二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涨知识||清洁而明净故名清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kmh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