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
《答友人问书》原文及译文

《答友人问书》原文及译文

作者: 泥步修行A | 来源:发表于2024-01-19 22:07 被阅读0次

    答友人问书

    问:“自来先儒皆以'学问思辩’属'知’,而以'笃行’属'行’,分明是两截事。今先生独谓'知行合一’,不能无疑。”

    曰:“此事吾已言之屡屡。凡谓之'行’者,只是着实去做这件事。若着实做学问思辩的功夫,则学问思辩亦便是行矣。学是学做这件事,问是问做这件事,思辩是思辩做这件事,则行亦便是学问思辩矣。若谓学问思辩之,然后去行,却如何悬空先去学问思辩得?行时又如何去得做学问思辩的事?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觉,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元来只是一个功夫。凡古人说知行,皆是就一个功夫上补偏救弊说,不似今人截然分作两件事做。某今说'知行合一’,虽亦是就今时补偏救弊说,然'知、行’体段亦本来如是。吾契但着实就身心上体履,当下便自知得。今却只从言语文义上窥测,所以牵制支离,转说转糊涂,正是不能'知行合一’之弊耳。”

    问:“象山论学与晦庵大有同异,先生尝称象山'于学问头脑处见得直截分明’。今观象山之论,却有谓'学有讲明,有践履’,及'以致知格物为讲明之事’,乃与晦庵之说无异,而与先生知行合一之说,反有不同。何也?"

    曰:“君子之学,岂有心于同异?惟其是而已。吾于象山之学有同者,非是苟同;其异者,自不掩其为异也。吾于晦庵之论有异者,非是求异;其同者,自不害其为同也。假使伯夷、柳下惠与孔、孟同处一堂之上,就其所见之偏全,其议论断亦不能皆合,然要之不害其同为圣贤也。若后世论学之士,则全是党同伐异,私心浮气所使,将圣贤事业作一场儿戏看了也。”

    又问:“知行合一之说,是先生论学最要紧处。今既与象山之说异矣,敢问其所以同。”

    曰:“'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功夫,这一个功夫须着此两个字,方说得完全无弊病。若头脑处见得分明,见得原是一个头脑,则虽把'知、行’分作两个说,毕竟将来做那一个功夫,则始或未便融会,终所谓'百虑而一致’矣。若头脑见得不分明,原看做两个了,则虽把'知、行’合作一个说,亦恐终未有凑泊处。况又分作两截去做,则是从头至尾更没讨下落处也。”

    又问:“致良知之说,真是'百世以俟 [sì]圣人而不惑’者。象山已于头脑上见得分明,如何于此尚有不同?”

    曰:“'致知格物’,自来儒者皆相沿如此说,故象山亦遂相沿得来,不复致疑耳。然此毕竟亦是象山见得未精一处,不可掩也。”

    又曰:“'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若知时,其心不能真切笃实,则其知便不能明觉精察。不是知之时只要明觉精察,更不要真切笃实也;行之时,其心不能明觉精察,则其行便不能真切笃实。不是行之时只要真切笃实,更不要明觉精察也。知天地之化育,心体原是如此。'乾知大始’,心体亦原是如此。”

    译文

    答友人问书

    来信问:“从来先儒者都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属于'知’,而'笃行’属于'行’,分明它们是两样不同的事。如今唯独先生您认为'知行合一’,我不能不对此存疑。”

    答曰:“这个问题我已经多次讲过。凡是称之为行,就是切实去做这件事。如果能切实去做学问思辨的功夫,则学问思辨本身也就是行了。学是学这件事如何做,问是问这件事如何做,思、辨是思、辨这件事如何做,因此行也就是学问思辨而已。如果说先要学问思辨,然后再去行,那么,如何能先凭空去学问思辨呢?行的时候又怎么能撇开学问思辨去做呢?当行的时候,能做到精察明觉,就是知;当知的时候,能做到真切笃实,便是行。如果行不能精察明觉,就是冥行,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强调一个知。同时,如果知不能真切笃实,就是妄想,就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强调一个行。知与行原本就是同一个功夫。但凡古人讲知与行,都是从一个功夫的角度出发,为补偏救弊而说,而不像今天的学者将知与行截然分作两件事来看待。我今天讲知行合一,虽然也是针对当今的问题补偏救弊说法,然而知、行的状态本来也如此。吾友只需在自己的身心上切实去实践、体悟知行合一的道理,当下就能明白了。现在却仅仅从言语文义上窥测,就会有拘泥和杂乱的弊病,所以就越讲越糊涂,而这正是不能知行合一的问题啊。”

    来信问:“陆象山先生与朱晦庵先生的学说有很大的不同,先生您曾称赞陆象山先生对学问的根本处看得直截分明。如今看他的学说,却有讲到学有讲明,有践履,以及以致知格物为讲明之事,他的这些说法与朱晦庵先生的说法是相同的,反而与先生您的知行合一的说法不同。为什么呢?"

    答曰:“君子为学,难道需要有心去求个同异吗?只是求是而已。我与陆象山先生的学问有相同之处,但那不是苟同;而不同之处,自然也不回避这些差异。我与朱晦庵先生的学问有不同之处,但那并非有心求异;而相同之处,自然不妨为一致。假设伯夷、柳下惠与孔子、孟子同处一堂之上,因为他们各自所见有全与不全,所以他们的言论也绝不会完全一致,然而总之不妨碍他们同为圣贤啊。后世那些论学之人,则全是党同伐异,被私心浮气所左右,将圣贤的事业当作一场儿戏看待了。”

    信中又问:“‘知行合一’的说法,是先生讲学的最重要的部分。如今既然与陆象山先生的说法不同,请问其相同之处。”

    答曰:“‘知、行’原本是两个字说一个功夫,上,才能说得完全无差错。如果能把宗旨了解清楚,这一个功夫需要落在这两个字明白‘知、行’的功夫原本是一个宗旨,那么,即使现在把它们分开来说也无妨,因而就算刚开始用功的时候,还不能融会贯通,但最终一定会达到《周易》所说‘百虑而一致’的状态。但是如果在宗旨上理解得不清楚,原本就将‘知、行’看作两个了,那么即使现在把知、行合成一个来讲,恐怕最终也难以达成,更何况还把知、行成去做,那更是从头到尾都找不到着落之处了!”

    信中又问:“致良知的学说,真是‘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象山先于学问宗旨上理解得明白透彻,但为什么在‘知行合一’这一点上和先生您还有所不同呢?"

    答曰:“对于致知格物,自古以来儒者皆相沿袭同样的说法,故陆象山先生同样是沿袭了这个说法,而没有去怀疑罢了。然而这毕竟也是他的所见未能达到唯一之处,这也没有必要去掩盖。”

    又答:‘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如果知的时候,其心不能真切笃实,则其‘知’便不能明觉精察;但并不是说‘知’的时候,只要明觉精察,而不要真切笃实。‘行’的时候,其心不能明觉精察,则其行便不能真切笃实; 但并不是说‘行’之时只要真切笃实,而不要明觉精察。大地之化育,心体原本如此。乾知大始,心体原本如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答友人问书》原文及译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kmj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