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比起让你努力,我更希望你能知道这两种思维方式

比起让你努力,我更希望你能知道这两种思维方式

作者: 我是古尧 | 来源:发表于2020-04-01 23:16 被阅读0次

01

为什么有些人的成功看起来毫不费力?为什么我们努力坚持了很久,依然看不到成果?了解了这两个概念,也许你会对努力和坚持有新的看法。

复利效应

记得中学数学书有这样一个故事:国王打算奖励国际象棋发明人,问他想要什么。他的要求很简单,在棋盘的第1个小格里,给我1粒麦子,在第2个小格里给2粒,第3小格给4粒,以后每一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把64格棋盘里的麦粒都赏给他。

国王觉得这要求太容易满足了,就命令给他这些麦粒。结果国王发现就算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的麦粒全拿来,也满足不了他的要求。

这大概是我最初接触到复利这个概念,但是那时候只知道这是一个数学问题,但其实它可以应用在很多事情上,比如学习的复利效应。

2016年,李笑来在“得到”专栏上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卖了10万多份,营收2000多万,用时不到五个月。

大家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李笑来在新东方当英语老师的7年时间,雷打不动地每天阅读两个小时,才会有这样的成果。

虽然在开始时每天阅读两个小时,看不出什么差距,但是几年之后,差距是巨大的。

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了复利的强大威力。

它的微妙之处在于:刚开始做的时候,复利效应是很微小的,不易察觉的,但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惊人的效果。

前期的差别是不明显的。但是越往后坚持,达到拐点,复利效应越大,收获会指数式上涨。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要了解复利的本质。

复利的本质

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加强A,这样不断地循环。

满足这个条件的都可以被视为复利效应。复利效应体现在生活的很多方面,比如学习、理财投资、思维方式等等。

这里我说说我比较熟悉的关于学习方面的复利效应。

阅读和写作。

广泛的阅读为写作提供素材,而写作让积累的素材得到总结和运用。阅读输入和写作输出形成了一个互相增强的闭环,即写作需要大量的阅读,阅读促进写作。

厉害的人会更厉害。

厉害的人学习能力强,他能学到的知识越多,懂得越多。反过来,当一个人懂的知识越多,他学习一个新东西的速度就会越快,理解得更深入,学习能力自然更强。

理解了复利效应的本质,我们才能更好地把复利效应的思维应用在我们的学习当中。当你做一件事情,没有看到即时的利益,也许不是这件事情不对,而是在早期,复利效应的作用还没显现。

但当你坚持到某一个复利效应显现的拐点,它的收获会指数式上涨。正是因为这样,李笑来在短时间内的收益可以那么高,而且看起来毫不费力。

我们努力坚持了很久,依然看不到成果,是因为还没到复利显现的拐点,而这个时候,80% 的人都已经放弃。

坚持下来的人迟早会看到复利效应,只是时间问题。

02

微观体感

为什么我们知道很多方法套路,依然做不好事情?这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之后,我了解到一个词——微观体感,似乎能得到解答。

微观体感是指一个人在持续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所获得的微妙的感受。

纪录片《寿司之王》中,向我们展示了微观体感的建立过程。

影片中,寿司之王小野二郎有一个学徒,光学拧毛巾、用刀和料理鱼就花了整整10年,十年后才开始学习在我们看来最普通的技能——煎蛋。

四个月后,经历了两百多次的失败,才得到小野二郎的一句:“这才是应该有的样子。”

寿司之王教人做寿司,能教的也只是最顶级的做寿司的方法、配方。但要做好寿司光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就像我们很多人信奉的各种速成的方法、秘籍,这些只是理论知识的建立,是做一件事的底层逻辑。

即使我们学会了基本的理论,但是这并不能用这些理论方法直接做出成绩来。

就比如我们学习大牛的课,他可以教给你很多直接用的方法论。听起来都挺牛逼的,但是你自己操作起来,还是不会。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缺少微观体感。

我们听了很厉害的课程,但是大牛的微观体感是教不到给你。微观体感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它跟套路不一样,却十分重要。

微观体感的建立要靠刻意练习,并且练习的数量和质量都要达到很高的量级。

我第一次对微观体感有比较深的感受,是在我把一篇1300字的文章改了七八遍之后。

第一至第五遍,几乎是重写。第五遍开始慢慢修改结构措辞,改到第八遍,终于合格过稿。

在此之前,我虽然已经学习了很多理论,知道什么文章是好的,但是让我自己写出来却是很艰难。

听懂跟会做,是两回事。

但是这个过程中,我反复的修改,不断地接收反馈。我突然有一种顿悟的感觉,开始找到一点写文章改文章的方法。

虽然这种微观体感刚刚起作用,但我知道我的进步比在此之前的任何时候都要大。

这种感觉很微妙,你说不出来是怎么一回事,但却依靠它把事情做好。

高中时,英语老师常说的语感,我想这也应该是一种微观体感。多读,多练,多写,长期的练习才会让你有语感,让你在做题时,凭借着感觉,把题目做对。

这不是蒙,而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你可能不知道它为什么要选这个答案,但你知道它是对的。

实习时,我经常为了文章选题头疼。刚开始那会,简直就是灾难现场,选一个毙一个。后面慢慢地,就找到感觉了。这个“找感觉”的过程就是建立微观体感的过程。

我以为大多的熟能生巧,其实就是一个建立微观体感的过程。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只是我们很少察觉。

03

复利效应的关键点在于执行的次数足够多,微观体感的建立是基于数量和质量的刻意练习。

复利效应和微观体感,都是长期的付出积累的结果。

之所以把这两个概念一起说的原因,是因为我看到它们的共通之处,就是坚持的意义。

我们都知道“坚持”在一般情况下都会带来好的结果,而不知道这个好的结果是怎么产生的。

复利效应和微观体感,让我看到了努力背后坚持的意义。

坚持就是一个长线投资的过程。正如如粥佐罗所说:

如果我现在是傻逼,那么我现在在努力学习,也还是傻逼,因为我现在傻逼是由我过去决定的,我现在努力学习,是为了一年后不再是傻逼。

当下的结果,是过去决定的。当下的努力,会在未来见效。

所以不要怕你的努力会浪费,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相关文章

  • 比起让你努力,我更希望你能知道这两种思维方式

    01 为什么有些人的成功看起来毫不费力?为什么我们努力坚持了很久,依然看不到成果?了解了这两个概念,也许你会对努力...

  • 比起努力,我更希望你能知道这个

    最近看见最新消息说是到4月中旬各地学校就要陆陆续续的开学了。 原本以为我会为此而感到兴奋激动开心,但这种心情也只是...

  • 唯美的感动——《大洋之间的光》评介

    “希望你能原谅我,原谅我将你留下,又让你离开。你要知道我们一直爱着你” 他们曾在痛苦不堪、如释重负这两种截然相反的...

  • 比起努力,我更希望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时候,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何时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时常感到焦虑和迷茫,为自己的懒惰和拖延而自责...

  •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希望你和昨日的自己比起来,今天的自己能够有所不同,更希望你能做一个内外兼修的女人,努力实现内心的充盈,从而让自己拥...

  • 比贫穷更可怕的,是“穷人思维”

    每一个人身上,都有“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这两种思维。 这两种思维总是在打架,那些让富人思维占据上风的人,往往更...

  • 愿你努力,接受生而为人的不自由

    明天是你的生日,13周岁的儿子。写下这些,是希望你能理解,作为妈妈,除了努力支持你,去到更好的高中之外,更希望你能...

  • 简单

    一、从今天起 你不知道我有多卑微,我无数的努力只是希望有勇气站在你面前。也许你永远也不知道,但是却又希望你知道,希...

  • 2021-11-18

    “比起吵架我更讨厌冷暴力”,希望你懂这句话,也希望你不要懂……晚安

  • 姑娘们,比起善良,我更希望你能强大

    1、喜欢是一个人的事。 别拿你的委屈求全去绑架别人的选择,你喜欢就是你自己的事,跟任何人无关,你可以选择继续,可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比起让你努力,我更希望你能知道这两种思维方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koz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