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为什么有些人的成功看起来毫不费力?为什么我们努力坚持了很久,依然看不到成果?了解了这两个概念,也许你会对努力和坚持有新的看法。
复利效应
记得中学数学书有这样一个故事:国王打算奖励国际象棋发明人,问他想要什么。他的要求很简单,在棋盘的第1个小格里,给我1粒麦子,在第2个小格里给2粒,第3小格给4粒,以后每一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把64格棋盘里的麦粒都赏给他。
国王觉得这要求太容易满足了,就命令给他这些麦粒。结果国王发现就算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的麦粒全拿来,也满足不了他的要求。
这大概是我最初接触到复利这个概念,但是那时候只知道这是一个数学问题,但其实它可以应用在很多事情上,比如学习的复利效应。
2016年,李笑来在“得到”专栏上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卖了10万多份,营收2000多万,用时不到五个月。
大家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李笑来在新东方当英语老师的7年时间,雷打不动地每天阅读两个小时,才会有这样的成果。
虽然在开始时每天阅读两个小时,看不出什么差距,但是几年之后,差距是巨大的。
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了复利的强大威力。
它的微妙之处在于:刚开始做的时候,复利效应是很微小的,不易察觉的,但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惊人的效果。
前期的差别是不明显的。但是越往后坚持,达到拐点,复利效应越大,收获会指数式上涨。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要了解复利的本质。
复利的本质
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加强A,这样不断地循环。
满足这个条件的都可以被视为复利效应。复利效应体现在生活的很多方面,比如学习、理财投资、思维方式等等。
这里我说说我比较熟悉的关于学习方面的复利效应。
阅读和写作。
广泛的阅读为写作提供素材,而写作让积累的素材得到总结和运用。阅读输入和写作输出形成了一个互相增强的闭环,即写作需要大量的阅读,阅读促进写作。
厉害的人会更厉害。
厉害的人学习能力强,他能学到的知识越多,懂得越多。反过来,当一个人懂的知识越多,他学习一个新东西的速度就会越快,理解得更深入,学习能力自然更强。
理解了复利效应的本质,我们才能更好地把复利效应的思维应用在我们的学习当中。当你做一件事情,没有看到即时的利益,也许不是这件事情不对,而是在早期,复利效应的作用还没显现。
但当你坚持到某一个复利效应显现的拐点,它的收获会指数式上涨。正是因为这样,李笑来在短时间内的收益可以那么高,而且看起来毫不费力。
我们努力坚持了很久,依然看不到成果,是因为还没到复利显现的拐点,而这个时候,80% 的人都已经放弃。
坚持下来的人迟早会看到复利效应,只是时间问题。
02
微观体感
为什么我们知道很多方法套路,依然做不好事情?这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之后,我了解到一个词——微观体感,似乎能得到解答。
微观体感是指一个人在持续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所获得的微妙的感受。
纪录片《寿司之王》中,向我们展示了微观体感的建立过程。
影片中,寿司之王小野二郎有一个学徒,光学拧毛巾、用刀和料理鱼就花了整整10年,十年后才开始学习在我们看来最普通的技能——煎蛋。
四个月后,经历了两百多次的失败,才得到小野二郎的一句:“这才是应该有的样子。”
寿司之王教人做寿司,能教的也只是最顶级的做寿司的方法、配方。但要做好寿司光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就像我们很多人信奉的各种速成的方法、秘籍,这些只是理论知识的建立,是做一件事的底层逻辑。
即使我们学会了基本的理论,但是这并不能用这些理论方法直接做出成绩来。
就比如我们学习大牛的课,他可以教给你很多直接用的方法论。听起来都挺牛逼的,但是你自己操作起来,还是不会。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缺少微观体感。
我们听了很厉害的课程,但是大牛的微观体感是教不到给你。微观体感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它跟套路不一样,却十分重要。
微观体感的建立要靠刻意练习,并且练习的数量和质量都要达到很高的量级。
我第一次对微观体感有比较深的感受,是在我把一篇1300字的文章改了七八遍之后。
第一至第五遍,几乎是重写。第五遍开始慢慢修改结构措辞,改到第八遍,终于合格过稿。
在此之前,我虽然已经学习了很多理论,知道什么文章是好的,但是让我自己写出来却是很艰难。
听懂跟会做,是两回事。
但是这个过程中,我反复的修改,不断地接收反馈。我突然有一种顿悟的感觉,开始找到一点写文章改文章的方法。
虽然这种微观体感刚刚起作用,但我知道我的进步比在此之前的任何时候都要大。
这种感觉很微妙,你说不出来是怎么一回事,但却依靠它把事情做好。
高中时,英语老师常说的语感,我想这也应该是一种微观体感。多读,多练,多写,长期的练习才会让你有语感,让你在做题时,凭借着感觉,把题目做对。
这不是蒙,而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你可能不知道它为什么要选这个答案,但你知道它是对的。
实习时,我经常为了文章选题头疼。刚开始那会,简直就是灾难现场,选一个毙一个。后面慢慢地,就找到感觉了。这个“找感觉”的过程就是建立微观体感的过程。
我以为大多的熟能生巧,其实就是一个建立微观体感的过程。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只是我们很少察觉。
03
复利效应的关键点在于执行的次数足够多,微观体感的建立是基于数量和质量的刻意练习。
复利效应和微观体感,都是长期的付出积累的结果。
之所以把这两个概念一起说的原因,是因为我看到它们的共通之处,就是坚持的意义。
我们都知道“坚持”在一般情况下都会带来好的结果,而不知道这个好的结果是怎么产生的。
复利效应和微观体感,让我看到了努力背后坚持的意义。
坚持就是一个长线投资的过程。正如如粥佐罗所说:
如果我现在是傻逼,那么我现在在努力学习,也还是傻逼,因为我现在傻逼是由我过去决定的,我现在努力学习,是为了一年后不再是傻逼。
当下的结果,是过去决定的。当下的努力,会在未来见效。
所以不要怕你的努力会浪费,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