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散文 • 书评 • 小说 • 诗
唯美的感动——《大洋之间的光》评介

唯美的感动——《大洋之间的光》评介

作者: Boby | 来源:发表于2020-04-24 15:36 被阅读0次

    “希望你能原谅我,原谅我将你留下,又让你离开。你要知道我们一直爱着你”

    他们曾在痛苦不堪、如释重负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感觉中纠结,他们曾在是非对错中挣扎。

    其实,没有谁对谁错,也不存在人性与道德的较量。“世上的事情不一定是非黑即白,对与错常常纠缠在一起,让你无法分辨,你做对的同时也有可能是错的”。

    “我可以选择沉浸在过去的悲伤之中,把时间用来憎恨那些给我带来不幸的人,或者,我也可以选择宽恕,选择遗忘”。

    “有时候,遗忘和铭记一样重要”,“我们永远都有的选”。

    这是《大洋之间的光》的部分摘录。

    作者M. L.斯特德曼,澳大利亚人,现居伦敦,《大洋之间的光》是其处女作,一经推出就获多项国际重量级大奖,澳大利亚独立书商协会最佳处女作奖、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处女作奖、Goodreads读者选择奖等,同名电影由梦工厂参与制作,并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提名。

    该书中文版于2018年1月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原名:The Light Between Oceans,豆瓣评分8.5。

    1914年7月28日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11月11结束,期间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共约6500万人参战。汤姆就是这6500万分之一,他幸运的全身而退。为了远离硝烟,他申请到了寂静之地——杰纳斯岩,做了一名灯塔看守人。期间,邂逅了年轻美丽的伊莎贝尔,并与之成婚,与世无争地过上了二人世界。然而,短暂的喜悦过后,接二连三的流产、早产,使他们始终不能孕育自己的孩子,给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直到有一天,汤姆发现一条小船,船上一名死亡的男子和一个健康的2个月大女婴。伊莎贝尔此时刚刚失去自己的又一个孩子,见此女婴,便视为珍宝,认定是上帝所赐,决定留下抚养。一边是妻子的苦苦坚持及对妻子的愧疚,一边是工作的职责及道德与正义,汤姆处于两难境地,最终向妻子妥协,选择了瞒报,也由此陷入了深深的人性与道德的纠结之中。后来,他们意外得知了女婴的真实身世,并遇见了正疯狂寻找女儿的母亲。此时,女孩已经四岁。事情一下子变得复杂起来。汤姆受到多项指控,伊莎贝尔面临痛苦抉择,是留下,还是送还?孩子的母亲也经受着同样的痛苦与纠缠。其时,他们及身边的人的本性也都一览无遗。最终,他们选择了宽恕和遗忘。

    整篇读下来,有三点值得推荐:

    第一、该书的风格是比较独特的,格调清新,有种唯美的感动,是部唯美主义的小说。

    虽然是道德与情感的碰撞,但一路读过,倒不像是在看一篇小说,更像是在读一篇篇美丽的散文,优美而发人深思。似乎能感受到杰纳斯岩上海风吹过、海浪拍岸送来的缕缕清新,还能体验到帕特吉乌斯原始森林里的生态气息。

    随手翻翻,字里行间的优雅随处可见。其实,一开篇就把我吸引了。“四月末的天空里,一朵厚厚的白云缓缓飘过,绵延于这个岛的上空,倒映在如镜子般的海面上”。“这一片海犹如无边无际的地毯般向外延伸。海面如此平静。仿佛静止一般,她甚至觉得自己能够踏上这蓝色的旅程,走向马达加斯加”。当然,如此赏心悦目的文字,也得益于译者高超的翻译水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不知作者到底有过什么样的经历!对小岛、大海、森林的描述如此真实而细腻,对森林动物、海洋生物如此熟悉,鸟的叫声也比喻得惟妙惟肖,让人读来犹如身在其中。作者的想象力很让人佩服,文笔真的很美!

    作者对灯塔也一定有着特殊的情怀,他对灯塔的描写非常的详实、专业,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灯塔的原理,以及一些相关的物理光学的知识。

    对人物的一些动作也表现得生动活泼,尤其印象深刻的是露西-格蕾丝,“露西已经像一只螃蟹般紧紧抱住了伊莎贝尔的腿”,“孩子的腿熟练地环上她的腰,头自觉地埋进伊莎贝尔的胸口,就好像补上了最后一块拼图”。

    第二、篇章结构安排得比较紧凑而巧妙,写作手法稳重而精湛。

    小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采用倒叙的写法,从汤姆发现婴儿起,反观了汤姆的经历,及与伊莎贝尔的相识,中间插叙了战后的一些社会现象,再到汤姆成为灯塔看守人。第二部分开始按情节的发展,一步步地丰富人物的形象与性格,慢慢地把故事向高潮推动。第三部分达到高潮,相关人物轮番登场,每个人的本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作者除了令人惊讶的想象力,其精湛的写作技艺再次让人叹服。倒叙-顺叙-插叙-补叙,时间忽远忽近,跨度或长或短,历史与现实相互交错;大海-小岛-大陆,场景不停切换,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再加上各种比喻、形容等修辞的运用,读来如丝般的顺畅,只感觉作者的思维与笔墨在时空中自由的挥洒,不着痕迹。

    第三、小说的艺术性、思想性、文学性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故事的情节相对简单,人物不多,关系也不复杂,因而读来毫不费力,但正如第一点所说的,作者丰富的词汇量和超强的文字驾驭力,让人从字里行间就体会到了一种美感。

    因为一战刚刚结束,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创伤是巨大的。“每个人都把那些活着从战场归来的人叫着‘幸运儿’,可是,战争跟他们开了最残酷的玩笑。他们是回来了”,有的缺胳膊少腿,有的中了毒气,“这些人都失去了太多,心里空空落落的”。

    “战争纪念馆拔地而起,不是为了安放亡灵,而是为了纪念那些亡灵用生命换取的胜利。胜利当然是一件大好事,但是,‘用死亡的换来的胜利‘,有些人喃喃自语,’那是多么卑微的胜利‘“。

    汤姆目睹了战场上的生死,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心理的创伤也许是伊莎贝尔不能理解的。但是,伊莎贝尔的两个哥哥也牺牲在了战场上,他们都是战争的受害者,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

    小说的高潮,每个人最真实的部分开始展露。有的通过大量的文字和场景来渲染,汤姆遵从道德的意愿,力争让每个人都得到保护,除了自己;伊莎贝尔听从自己的内心,母性的自私让她差点走到极端;汉娜同样如此,母爱是如此的执着。有的是轻描淡写加上对比,拉尔夫的睿智、格温的善良、斯普拉格的丑态、纳吉的正直……。有的仅通过简单的对话,布鲁伊母亲:一点野心、一点常识都没有。布鲁伊:那是汤姆,是我兄弟。布鲁伊母亲:那是三千金币……

    天气变化始终贯穿其中,如果说第一部是风平浪静,那么第二部是暗流涌动,第三部则是狂风暴雨。当然,每一部都会安排适量的暴风雨,算是天气预报吧,与心境、情节高度切合。许多事情都是在风雨中发生的,许多决定都是风雨中做出的,许多的救赎都是在风雨中完成的。所以说,作者非常善于呼风唤雨。

    地点也基本只在二个地方轮回,帕特吉乌斯-杰纳斯-帕特吉乌斯,故事由帕特吉乌斯开始,在杰纳斯发生、发展,最终又回到帕特吉乌斯结束。

    限于篇幅、时间以及笔者的文化修养,许多地方也许不尽详实。许是作者沉淀已久的结果,笔者亦未感觉该书有明显的不满之处。遗憾的是,关于作者的资料并不多,暂时无法对其有进一步的了解,只知道她是一名律师,同时也是一位作家。

    同名电影已于2016年9月2日在美国上映,虽然局限于时长及介质等因素,表现力不如书中文字,但仍是值得一看的。要想获得更多、更深刻的心底触动,建议还是看书。

    该书还有一点让人非常深刻,那就是——触动心灵的金句很多,无法在此一一列举。

    结尾处,伊莎贝尔留给露西-格蕾丝的信中的一句话,承担了整部小说所有的心痛与感动。

    “希望你能原谅我,原谅我将你留下,又让你离开。你要知道我们一直爱着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唯美的感动——《大洋之间的光》评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sg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