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朋友聊天,提到一个问题。女孩多的地方就多了小心机小争斗。晚上我就这个话题问女儿:如果在职场,和你一起同进单位的女孩总跟你找碴,故意给你施绊子,想办法压你一头,你怎么办?
女儿的回复是:不理她。
“然后呢?”
“做好自己。”
我会心的笑了:“聪明的丫头,做好自己就对了。因为一个人的见识,决定他人生的高度。如果一个人只着眼于当下的利益,是无法给自己一个更美好的未来的。”
是的,一个人的见识,决定他人生的高度。
所谓见识,就是一个人明智正确地认识及作出判断的能力,也就是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猎豹CEO傅盛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和人之间唯一的差别就是认知。
见识,为什么这么重要?
首先,见识决定了你的人生目标。
见识越多,目标才可能越远大。
农夫和樵夫在一起聊天,农夫说如果我当了皇帝,一定每天喝两碗豆浆吃三个烧饼;樵夫说如果我当了皇帝,一定用金扁担来挑柴火。这样的笑话让我们看到,见识对于人的重要性。当一个人局限在他自己的世界里,就算给他成功的机会,他也无法把握。有如井底之蛙,眼里只有淤泥、杂草和井口大的一片天。这时候,蛙关注的是如何在有限的淤泥里多找几条虫子,却根本不知道井外的世界有多大,不知道除了跟周围的人竞争之外,它更需要的是提升自己的攀登能力,跳出那片井。
因此,当我们有了足够的见识,才有可能给自己定下更高远的目标。目标越远大越明确,实现的可能性才越大。
孔子有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哈佛也曾经做过一个长达数十年的实验,其毕业的人群中,仅有3%的人拥有明确而远大的目标,这些人无一例外成为了社会顶层的国家栋梁之才,有30%的人拥有明确而短期的目标,这些人成为了上流社会的精英人士;有近60%的人拥有模糊的目标,这些人成为了优于普通人的中产阶层;还有不到10%的人没有任何目标,他们虽然出身名校,却依旧沦落为社会的底层,以临工和抱怨度日。
其次,见识决定了你的洞察力。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群小孩子在街上玩耍,看到路边的树上结满了李子,小伙伴们纷纷抢上去摘,只有一个叫小明的小朋友一动不动。别人很好奇地问他:“你为什么不摘?”他说:“这李子肯定不好吃。长在路边上如果好吃,早就被摘光了,哪里还轮到我们?”果然不一会儿纷纷听到小朋友们呸呸呸地吐着刚入口的李子,真的好难吃啊!
贪吃的小孩子看到李子的直接思维是吃,而小明却看到了李子挂满树上的背后逻辑,这就是不同见识带来的不同结果。
前面跟女儿讨论的问题中,那个只在当下的利益中纠缠的女孩,势必无法看到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更远的未来;而如果她能够站得更高一点,能够见识更宽广一点,就会知道,恶意的竞争带给别人伤害的同时,更彻底中断了自己的成功之路,因为真正的成功只与自己的努力程度有关。
但愿我可爱的女儿能够如她所说,不理是非,做好自己。当然,我也给了她一些小小的建议,不仅做好工作本职,更要学会做一名优秀的职场人,把公司的工作需求和自己的生涯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学会保护自己表达自己,让领导看到自己的价值,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并不断向着更高远的目标前进。
最重要的是,见识决定了你的行动力。
凡人都容易想得多做得少,伟人却往往行动力特别强。
这是因为凡人的学习能力有限,认知范围有限,虽然也希望自己能够过得好,做一个成功的人,但因为见识不够,总以为别人的成功是有着一步登天的技巧或运气,却不知道,真正的伟人,只不过是比我们先行一步开始刻意练习的普通人。
新东方的俞敏洪,开始只是一个普通的英语培训老师;阿里帝国的缔造者马云,最初是屡试屡败的求职失败者。但他们看到未来的社会趋势,看到社会发展的机会,他们从不放弃每一个尝试的机会,最终成就自己的伟大事业。
当然,在事业开始的最初,他们的梦想可能也只是做一个优秀的培训机构,做一名互联网的机会把握者,但正如正和岛的创始人刘东华所说,马云在2000年就能看到互联网的未来,他坚信自己的视野和梦想,从而能够坚持在自己奋斗的路上不断前进,这其实就是不同的见识决定了不同的行动力。
既然见识如何重要,那我们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见识?
唯有学习,不断学和习。见多才能识广,学得多了,练得多了,自然就会懂得更多,思考得更深刻,行动得更坚决。
微软的比尔盖茨每年读书100本以上,中国首席民营企业家鲁冠球每天阅读量数万字,股神巴菲特背后的男人芒格以九十岁高龄仍旧每天花费数小时看书读报,郎朗每天练琴十小时以上,刘国梁永远是练球房中走得最迟的那个人……他们的成功,其实缘自于他们保持学习来不断提升自己的见识,从而不断增强自己的行动力。
因此,现在的我们,不管起点有多低,只要愿意每天比别人多付出一点点,1.01的365次方将会带给我们惊人的改变。
成功的路上从来没有捷径,唯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见识。唯有提升见识,才能不断提升自己人生的高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