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等别人给你话题就好了吗?
你知道你为什么接不住别人的话题?
并不是你不够察言观色
不是你不够有趣
而是你对别人根本就不感兴趣
这恐怕是我看过对沟通,对同理心,表达得最精准的一次了
电视剧里的女主人公,在每一场对话中,都有话题选择困难的情况
别人夸她一句,她眼前都会出来好多回答的选项
哪里哪里?
你说笑了?
谢谢夸奖啊?
可能她只是随口一说,我也回应几句?
等她处于巨大的纠结和犹豫中时,话题却已经转向了别的地方。
她也终于松了口气,剩下的就只要戴上假笑面具,继续点头说
是的,是的呢
我懂我懂
然后渐渐在一片看似融洽的氛围中丢失掉自我
电视剧的前半部分,勾引出了我的很多怯懦。在人际交往中的那点担心和纠结完全得到了认可。
一直想帮女主发出那声呐喊
凭什么?
凭什么要我来迁就你们?
性格好就要这样被你们欺负吗?
可是刚看到酒吧的老板娘对大岛凪说出那句:“你只是对别人不感兴趣而已”
我突然像被迎头一棒挥醒了
是啊,每次我觉得窒息的场合中,我其实对在场的那些人一点兴趣都没有
那些所谓的“应酬”
只因为我在用“应付”的心态在对待
如果我对在场的人有兴趣的话
我会问什么?
我会问,为什么他和在工作场合看到的不一样?
原来客户除了是客户,也是孩子的父亲
原来他们除了关心项目,也还有自己的爱好
而正是因为我在那些场合上,抱着“我这句话说得对不对,我怎么样才可以更促进项目,我怎么样表现才能让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的心态,从头至尾我都只在乎自己的外在表现,所以才会觉得那么累。
所以啊,有的时候,放下自己,也许就是一切的答案
我知道有人会说,如果你丢掉自己了,你没有自己了,你是很难有力量在这种场合下放下自己的。
所以你要先让自己强大起来,你才有底气做到真正对别人感兴趣。
可是,我在想,这真的是需要先后顺序的吗?这里头真的有什么因果顺序吗?
是不是因为我们太执着于因果,所以才硬要说先怎样先怎样
其实,很多事情是不是就是同时发生的?
当我们在一场对话中,不关注自己,而是关注你对面的人
真正对他这个人有兴趣
对他这个生命有兴趣
怎么样的际遇让他成长,怎么样的成长让他走到了今天
怎么样的机缘让你们有机会在这里会面
在你对他抱有兴趣的那一刻
在你放下自己的那一刻
是不是其实也就是你找到自己的这一刻
哇,太棒了
想通这一点对我来说,用剧里的话,像是火山在心里迸发了
10几年来困惑于我的那个“归属感”的话题
好像在这一刻有了答案
来福州10来年,我有对这座城市产生过兴趣吗?
为什么三坊七巷会被评为5A级景区?
为什么他们爱吃那个神奇的虾油?
为什么?怎么会这样?我提过这些问题吗?
我没有,我好像只是一味地责怪
责怪这个城市的陌生
责怪这个城市的疏离
剧里面的凪遇到权,被他的温柔治愈
无论凪做什么说什么,权都会说好可爱,而且是真心的觉得
如果说是认同让凪产生了安全感
那兴趣+认同是不是就是归属感的来源
好奇心害死猫这句话真是一句不太地道的话
如果还能对这世界,对身边的人,对身边的事物保持那份好奇心
那么他一定是个有趣的人
他一定是一个常常会给自己带来新鲜感的人
真好
让我尽情的探索这个有趣的世界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