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学而篇2

《论语》学而篇2

作者: 清风8351 | 来源:发表于2022-01-16 12:02 被阅读0次

【原文】

有子曰①:“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②,鲜矣③;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④。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⑤!”

【注释】

①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在《论语》中,孔子的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

②弟(tì):同“悌”、敬爱兄长。

③鲜(xiǎn):少。

④未之有也:“未有之也”的倒装句,意思是没有这种人。

⑤与:即“欤”字,表示疑问的助词。《论语》中的“欤”字皆作“与”。

【翻译】

有子说:“那种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却经常触犯上级,是很少见的;不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的。有德行的人总是力求抓住这个根本。根本建立了便产生了仁道。孝敬父母、敬爱兄长,便是仁道的根本!”

【解读】

在有子看来,一个人如果在家里懂得孝敬父母,善待兄弟姐妹,当他走向社会后,就会尊重上级,优待朋友同事,能以自己的行为促进人际的和谐,进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子此言,深得孔子“孝道”大意。他认为,真正具有“孝悌”精神的人,在待人处世上多怀有深厚的情感,这样的人,是不喜欢冒犯上司,也不愿祸害同事的。

有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先爱自己的亲人,才能将这种爱推及他人,由爱父母、兄弟姐妹、朋友,推广到爱一切人。这样,很自然地就把个人的修养与维系社会稳定连接起来。自从汉代以来,中国历代的统治者都奉行以孝治天下的社会政策,这便是中国社会历五千年而不衰的重要原因。其所依据的理论,正是孔子及其弟子所倡导的这种孝道。在这里,儒家是按照为人孝悌——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家稳定这样的思路推演的。

实际上,孝悌之于社会和人生的双重意义,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最终合二为一,指向人类的福祉。我们知道,个人修养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对缔造一个长治久安的社会有着很大的作用。也就是说,当更多的人成为品行高尚的君子,社会必然会形成良风美俗。反过来,在这样良好风尚的社会里,将会有更多的人获得幸福和圆满的人生。

相关文章

  • 学论语学而篇1-16(6/100天)

    学论语1.1-1.3学而篇(1/100天) 学论语1.4-1.6学而篇(2/100天) 学论语1.7-1.9学而篇...

  • 《论语》学而篇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做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

  • 论语 学而篇(2)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诸侯国)也,必闻其政(听国君来问政),求之与,抑(还是)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

  • 《论语》-学而篇2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

  • 【论语】学而篇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

  • 《论语》学而篇2

    【原文】 有子曰①:“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②,鲜矣③;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④。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

  • 《论语》学而篇(2)

    第二条: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

  • 《论语》学而篇2

    10.子禽问于子贡:“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

  • 论语《学而篇》2

    有子日:“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

  • 有关《论语》的几组数字

    一、《论语》有多少篇多少字 《论语》全文共了20篇11705字。具体如下: (1)《学而》493字 (2)《为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学而篇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kwn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