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灶头
年灶头,年灶头,忙了锅里头,甜了心里头;幸福年年有,烦恼全不留。
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三,俗称为“小年”。
有首儿歌这样唱到,“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三,祭灶爷,灶爷高兴了,好话说上天!”
对的,今天是灶王爷上天,向天庭玉帝汇报述职的重要日子( 当然也有人说“官三民四”),“上天言好事去啦”;等到大年三十,他老人家再返人间,又开始一轮的“下界保平安”。
传说中的灶王爷,大嘴、大肚:生火的灶塘是他的嘴,煮饭炒菜的灶台呢,则是他的肚子。
在很久很久以前,灶王爷经常在玉皇大帝面前哭诉:在凡间的日子真是委屈啊,特别是那些妇人们,从不把他放在眼里,总是喜欢拿些洗好的尿布,臭袜子,甚至贴身的污秽用品,挂在他嘴上,贴着他肚子去烘烤。
玉帝一听,这还了得:打狗也要看主人嘛,他虽然比不过财神寿星,但好歹也还是个天上的神仙嘛!玉帝就使了个法子,通过和尚道士的嘴,强调了灶王爷的重要性:干得再好,不如总结得好。从这一点来看,玉帝就比不上人家俞敏洪大气开明。
所以你看,别看在所有的神仙干部序列里,灶王爷级别低得不能再低,估计类似于生产队会计,或小学生小组长那样的角色,但毕竟人家左手一个恶袋,右手一个善袋,你家一年的所作所为善恶因果,全由他向天庭陈述:掏出善袋还是拿恶袋,全凭人家一句话。
凡夫俗子,那只有想办法伺候好他老人家了。
所以你看,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晚上,家家户户的灶头神龛上,人们就开始恭恭敬敬地供奉起他来:在灶窝子里搁一个香炉,香炉里铺上厚厚的一层米,插上三支香;香炉两旁分别置水果、蜜饯和年糕、馒头之类主食各一盘,希望灶王爷肚子吃饱,嘴上生蜜;灶窝两侧贴上一副对联,上联是“上天言好事”,下联是“下界保平安”。于是灶王爷便欢天喜地屁颠屁颠地腾云驾雾去,而且面奏玉帝的时候,要确保该说的多说说好,不该说的千万不要乱说。
还有一周就要过年了;我们还在凡间,可灶王爷呢,不知道去了哪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