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忧虑者无法做到的一件事情是遵循别人最常说的忠告:“不要担心”(或者更糟糕的是“别担心,高兴点”)。由于慢性忧虑只是杏仁核低层次的发作,它们往往不受约束。慢性忧虑的本质是一旦它在大脑中生根发芽,就很难斩草除根。不过博尔科韦茨通过大量实验发现,一些简单的步骤可以帮助慢性忧虑者控制忧虑的习惯。
第一步是自我意识,尽可能在忧虑情绪刚出现时就把它控制住,最理想的时机是在灾难的想象触发“忧虑一焦虑循环”的同时或者紧随其后。博尔科韦茨用这个方法来指导忧虑者,首先教他们监控焦虑的线索,尤其要学会识别引发忧虑的情景,或者最初引发忧虑的念头或想象,以及伴随焦虑出现的身体感觉。通过练习,人们可以尽早在焦虑循环的开始阶段识别忧虑。人们还可以学习放松方法,在意识到优虑产生后加以运用,并且每天都进行练习,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派上用场。
不过放松方法本身是不够的。优虑者还需要积极主动地质疑优虑的想法,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优虑循环还是会卷土重来。因此,第二步就要对这些想法采取批判的立场:可怕的事情真的有可能发生吗?肯定只有一种办法甚至没有办法阻止事情的发生吗?可以采取哪些建设性的措施?一直忧心仲忡真的有用吗?
I:小李,最近看你满脸忧愁,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唉,孩子一模考得不理想,中考怕是不行了,高中都考不上。小王叹了口气。
别想了太多了,一模考试并不能代表什么!小李安抚小王的情绪
唉,你们都劝我,安慰我,我表示感谢。但是我还是会忧虑......
小王这种状态属于典型的慢性忧虑症。什么是慢性忧虑症?也就是大脑里种下了一颗忧虑的种子,随着意念的作用,忧虑越来厉害,无法根除。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会有忧虑,例如中年危机、失业压力、孩子学业压力等。长此以往就变成慢性忧虑症了。这样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伤害。如何去化解慢性忧虑症呢?片段里给到了2个步骤。
1、在忧虑情绪刚出现的时候,便去控制它,
①找到诱发忧虑的因素,如案例中的小王诱发他忧虑的因素是孩子一模考得不好。
②在忧虑产生后通过身体放松缓解忧虑,身体放松要不断练习,必要时可以用上。
2、采用批判的立场阻止忧虑,例如小王就可以对自己说,虽然孩子一模考得不理想,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拾遗补漏。我这样忧虑下午对孩子参加中考肯定有伤害。
化解慢性忧虑技巧可以在生活与工作中使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