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培养学生心智的成长和发展

培养学生心智的成长和发展

作者: 燊燊公子 | 来源:发表于2023-10-23 20:15 被阅读0次

人存在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深入思考过这一问题的人,都不会再浑浑噩噩、浪费生命。

人存在的价值,取决于他的社会属性和内心属性。如果对这两者的重要性再进行衡量,或许后者更大限度上决定了一个人将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内心属性更大限度上决定了一个人拥有的聪明才智能否完全发挥出来,让他的一生既对得起自己,又对得起社会,或者至少能为社会做一些贡献。

怎样通过调整内心属性实现人生的价值?

泰戈尔说,人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生命、心智和心灵,三者相互依存。

生命是有限的,所以要尽量延续生命的长度,拓展生命的宽度。延续有限的生命,就要保证身体健康。如果身体不健康,特别是患课大病,很容易导致万念俱灰,不想思考,不想做事,一切也将化为虚无。

拓展生命的宽度,就要提升生命的质量。

生命质量主要取决于人是否拥有内涵,是否能为社会创造价值。鲁迅曾说过,活的质量要比活的时间长度更重要。相比于长寿,更要追求生命质量,争取每一天都做有意义的事情,取得心智和心灵上的精进,这样生命才能更有价值,人的幸福感才会更高。

人是一种很神奇的动物,出生后会不断学习新知识,最终变得越来越聪明,对世界的认知也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所以人类是生命体和心智的融合体。

或者说人类对世界的感受和看法,会比生命存在的时间更长。

怎么样让心智成长呢?道理很简单,就是依靠心灵的成长,也就是依靠对自己内心世界存在价值的认知提升。实际上,尽管范围和程度可能不一样,每个人的心灵都存在影响社会的能力。比如团队领导者就对团队成员有很大的影响——领导者对世界的认知、感受会转化为行动,生成气场,影响团队成员。

心灵又是怎样成长的呢?

思考。

明代心学大家王阳明主张“格物致知”,意为多思考,围绕一个问题反复地思考。如果头脑整天都麻木、浑浑噩噩,心智就无法获得成长。提倡努力工作,但努力不是指机械地重复劳动,而是要用心思考。很多伟大的成就往往看似来自灵光乍现,实际上却是大量思考之后产生的觉悟。

我们每天的工作中有很多的契机指导学生思考,而不只是浑浑噩噩的度过每一个机械的日子。课堂上,很多学生游离于教学过程之外,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教师,我们有责任将他们拉回到课堂之中,让他和课堂和教师和同学产生共振的关系。

让学生得到心智的成长和发展应该成为每个老师的愿望。如果只是想把知识教给他,那就是授人以鱼。而心智的成熟却可以让他们拥有更多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力,让他们不再用麻木来面对复杂的世界。

未来是未知的,未来是他们的,我们身为师者的使命就是让他们独自上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培养学生心智的成长和发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cyj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