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程的意义
育儿必先疗愈自己,孩子身上的问题最终都会在父母身上找到原因。
第二,育儿的三个坑
1,无知。
婚姻育儿不只是生活的一个部分不只是人生的一个进程,它本身就是一个职业,是个技术活,急需专业性,需要知识打底方法并行,最重要的知识就是儿童发展心理学: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其规律,孩子的内心动向都有迹可循,孩子的情绪波动都是可以被理解的,并且可以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干预。孩子行为上的轨迹是可以通过强化或者弱化来进行调试的。先了解知识才能够去学以致用,不了解儿童的发展基础部,一切方法都是空中楼阁。要相信远水能够解得了近火,一定要先自我觉知。婚姻育儿的知识是一个系统,必须跳过方法去找方法,从基础去选择适用于自己家庭自己孩子的育儿模型,确定自己的育儿取向。
2,无明,就是人格上对自己毫无觉知。婚姻和育儿不止对知识的要求高,而且对大家的人格依赖更高。人格就是你本来的样子,你性格的合集,你性格所呈现出来的一个稳定的状态。育儿本质上用的不是方法,而是人格。方法可以多变,但人格上对孩子的影响是马上就可以呈现的。专业知识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人格的完善只能通过自己的自知力和不断的修复。你喜欢你自己吗?你喜欢自己的情绪吗?你能真正的悦纳自己吗?你又是凭什么要求你的孩子一定就喜欢自己,一定要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呢?这是不是你强加在孩子身上的幻想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回到自己身上去找答案,反观自造。孩子从父母身上获得的力量,大部分是人格的力量。孩子是父母的一个镜子,父母身上的一切人格弱点都会在孩子身上展露无疑。
你要不断的面对自己身上的弱点,去疗愈自己,当然这不容易,但这是开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础。克服这种无明,疗愈自己的人格。
3,无心,就是没有你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更没有自己个性化的行为准则。说风就是雨,人云亦云,似是而非。死搬教条,任何一种理论照搬都会导致僵化,削足适履。那么就要把前面两个坑给补平,知识层面上要补足,人格层面上要修通。育儿愈己是一场修炼,这是一条不容易的路,也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但这一定是一条正确的路。
三,情绪。情绪是一套原始的快捷方式。在人类发展中为了生存发展出来的跳出理智思考瞬间作出反应的一套快捷方式。跳过理智,让本能控制身体。我们对抗情绪的时候,就是在跟着人类千百万年来进化来的情绪在做对抗。这就是情绪进化心理学。
在孩子以后的坎坷波折时,如果拥有一定的情绪反应能力,能够帮助孩子在必要的时候建立起来保护自己的边界,让别人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意图,教会别人如何与自己相处。这是情绪的道理和价值所在。
现在衣食无忧的生活已经与原始社会危机四伏的状态完全不同,如果在面对冲突和危机的时候,再调动这种激烈的情绪,有时候也是不合适的。经常被这种本能控制,自己也会很累,别人也没法接受。与其说在帮孩子进行情绪管理,不如说在帮孩子进行情绪进化,让孩子大脑里还是几万年前的情绪模型与现实更匹配,做的不过激不过度敏感,同时又能运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