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读终生成长这本书的一段话
原文:我们小的时候都遇到过一个选择题,在有才能但心态浮躁的兔子和缓慢但稳健的乌龟之间做出选择。这个故事是想告诉我们缓慢和稳健最终赢得了比赛。但是,我们当中真有人希望自己是一只乌龟吗?
不,我们只希望当一只不那么傻的兔子。我们希望像风一样敏捷, 但是要更有策略性——就是说,不要在终点之前打那么久的瞌睡。别忘了,为了赢得比赛,你最后总还是要露面的。
龟兔赛跑的故事本想强调努力可以有多重要的意义,却给了努力一个坏名声。它巩固了人们“只有缺乏天赋的人才需要努力”的观念,并让人们以为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当有天赋的人失误时,后进者才有机可乘。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告诉我们:“如果你需要为某事付出努力,那么你肯定不擅长做这件事。”他们补充说:“对真正的天才来说,任何事情都易如反掌。”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的想法则完全不同。对他们来说,即使天才也要通过努力才能达到成功。他们会说,有天赋有什么了不起的?他们欣赏天赋,但是他们更崇尚努力,无论你的能力有多强,努力才能激发你的能力,让你取得最终的成就。
I: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大家都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我们一方面相当兔子,有一方面不承认自己是个失败者,跑输一只大家都觉得不可能赢的乌龟。
其实这是成长思维跟固定思维的人有所不同,固定思维的人认为只有不擅长的某方面才会努力去实现,比如乌龟它爬得很慢,所以在赛跑中它不敢休息,一直往前冲。
成长思维的人认为即使是天才,也要努力,激发能力,取得最终的成就,跟天赋没关系。
A1:结合自己的经验
在我读书的生涯中,我的成绩算好的,所以学习知识对我来说是很简单的,背诵也一样,很简单。辅助女儿作业是轻松的事,也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女儿上个学,好难的样子,作业要写很久,还是想不出来。
今年的课本再次改革,实际上是知识点都提前了,她们现在读的知识点,相当于我们以前初二的部分题目了。
要用现在的新方法来讲给他们听懂,确实不容易,毕竟离开校园多年,知识点我也渐渐忘了。
A2,目标及行动
目标:放下我以前读书的光圈
行动:同理心,跟女儿一起探讨题目
做她成长的互相学习的同桌
我写完了,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的拆书方式,欢迎加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