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抄书记】G4:白露,环境与疾病(二)

【抄书记】G4:白露,环境与疾病(二)

作者: 金钟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22-09-08 11:38 被阅读0次

2022年6月8日  周四  曲靖  阴

以现代分子学的研究来看,不同形态、功能细胞,以不同方式组合在一起,就构成各种各样的生物。因此,生物种类和变化,其实就是细胞形态与功能的变化。

如果说环境决定了生物的种类和变化,那么,环境决定了细胞形态与功能的变化。

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异常,细胞就病变。细胞病变机体就会生病。因此,环境失调是一切疾病的源头。

当然,这个环境,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然环境,而是身体内部细胞生活和工作的环境,简称“内环境”。

把人体看作一个“独立王国”。那么,细胞就是国之子民,他们有明确分工:中枢细胞负责“管理”,“免疫细胞”负责“防御”,造血干细胞、肝细胞负责“生产”,循环系统负责“运输”,等等,他们各司其职,互相配合,高效运转下确保机体健康。

自然环境(外环境)有寒热燥湿的变化,极端情况下,就会发生洪灾、冻灾、旱情,火灾,甚至台风、地震等,这是大自然病了。

细胞正常工作生活必须有一个条件,即内环境要适宜,环境不适就会生病。与自然环境一样,内环境也有寒热燥湿,这是疾病之源。

寒:人体内部热能不足,“内环境”太冷,细胞们活力下降,缩手缩脚,甚至开始“冬眠”。
热:人体内部热能过剩,“内环境”太热,细胞们又过于兴奋,烦燥,爱发脾气。
燥:人体内部津液不足,“内环境”太燥,细胞们缺少滋润而干枯、体力不支,甚至死亡。
湿:人体内部水分过多,“内环境”太湿,细胞们会因缺氧而感觉气闷、乏力,工作效率低下,细菌趁机大量繁殖。

正是:大道至简,天人合一;寒热燥湿,变化有序。

寒热取决于体内热能多少,热能为火;燥湿取定于体内水分的多少,燥湿为水。

万物生于水火,疾病亦生于水火。因此,一切疾病,其实就是水火之变。这是自然、生命与疾病之理。这是一切疾病的终极密码。这就是“道”。

借用佛家禅修“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说法,治疗疾病的医学亦可分为三个阶段,三重境界:

之一,见病是病,见药是药。只看到疾病表象,认不清疾病本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用某药治某病(目前西医)。
之二,贝病不是病,见药不是药。根据疾病的各种表象来探寻其本质,不再拘泥于什么药治什么病,而是讲究治病求本(中医入门阶段。
之三,见病还是病,见药还是药。万法归宗,万病归源,治人而不治病,却能消病于无形(中医最高境界,华佗、张仲景、孙思邈等名医无限接近)

透过现象看本质,见识最关键…

早11时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抄书记】G4:白露,环境与疾病(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lfo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