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的一半快没了,突然心慌。
我和百分之九十的人一样,信誓旦旦要好好学习,提高绩点,拿奖学金,考各种证书,等等一系列伟大目标。然而梦想还没开始,时间先丢了,轻易说出口的考研最后应该也会轻易放弃。
大学终极思考的问题我是一个极好的观察者,我不难发觉,会主动学习并有考研意图的有3种人。
第一种,大约百分之六十。他们虽然在乎绩点,但也不会为了绩点付出更多努力。考试能过就行,高分更好。他们背上书包去图书馆,看似进去了好几个小时,实际上真正有学习意义的时间不到一半。然后离开之前发个朋友圈:“今天又学习了xxxxx”、“大学的意义在于此”或者“学习好累我要犒劳一下优秀的自己”然后配张图,跟所有人说自己在搞学习。
第二种,百分之三十,最大特点就是为了绩点豁出一切,对绩点的在乎大于学习本身。英语专业有个同学,大学六级从大一下开始一次又一次地考,哪怕第二次已经考过了。今年政策有变,英语专业也必须先考四级再考六级,然后她也报了四级。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加素质分,提高综合绩点拿奖学金。上课内容懂不懂没关系,老师发的考试范围背上几天一样能拿高分。
最后一种人,是极少数的沉默者。他们不刷微博,屏蔽朋友圈,最早去图书馆和最晚离开的都是他们。学习时手机关网保持静音,不发任何浪费时间的动态。他们知道自己的目标不在于眼前,所以不做任何无意义的挣扎。对于他们,学习是最纯粹的事。
之前看到一句话,沉默的人是最可怕的人。今天又看到一句,优秀的人往往是沉默的。而沉默的原因是,他们的所有时间都只用来打磨自己,不做无关紧要的证明与发声。
所以我心慌,优秀的人太多了,而且他们会一直拼命优秀。
可怕的是不够优秀的人还在刷手机,发动态。
大学终极思考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