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国庆,特地留出三天时间专门用来整理书籍,清空,分类,分区,归位……结果整理了一个多星期,光整理肯定不需要这么多时间,但思考需要。
“我的需求是什么呢?”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一遍又一遍地问孩子,一遍又一遍地老公……当根据我们的需求把书一一归位时,一张以现在的我们为出发点的梦想版图就在书架上展现了,每每路过书柜,看看心怡的书忍不住嘴角上扬……
整过四季,始终以“我的需求,我们的需求”为出发点,从杂乱无章到井然有序。这一年有太多的美好值得记录:
自认为整理得最好的衣柜,居然在这一年里脱胎换骨,移层板,添抽届,加悬挂区,换分隔盒……当收拾到收回来的衣服直接挂,家人容易找,免除了找不到的麻烦,真心很爽!入秋后的一个雨后清晨,想念珊瑚绒的温暖,怕开灯吵醒诺爸,凭记忆摸黑打开衣柜,伸手便触及柔软,那一瞬,温暖的不光是手,是身体,还有满满的确定的幸福。
前几天,有朋友说来参观学习一下整理,当打开衣柜的那一瞬,除了惊叹整齐有序,便是感慨衣服怎么这么少。其实,再高超的整理术也拯救不了一个购物狂。我虽不是一个购物狂,但跟很多女人一样,觉得衣柜永远少一件衣服,想着尝试各种各样的风格,大抵心里住着个百变女郎。然而在空无一物的日子,遇到颖芳,学习了不少色彩及风格知识,发现穿错风格,穿错色彩,再用心也只是小丑般的哗众取宠。明确自己对于穿着的需求,让舍弃变得干脆利落,看着一柜适合自己的衣服,购买欲望也变得一再淡泊。是的,从来都是适合、适量才是最好的。
记不清,这一年舍了多少物品,光2月份就是日扔同日期物品,总计435件……也过尽千帆,才明白:拥有过度的物质,并不能让我们幸福。更糟糕的是它们将使我们远离真正让我们幸福的事物,一旦放弃了那些不重要的事物,我们就更能自由地追求对我们来说真正重要的东西。
那天发圈舍掉辛苦一步步跑出来的奖牌。有朋友惋惜:这么好的奖牌你都扔?其实,跑过几个四季,无需奖牌来证言,沉甸甸的塞在抽届角落,不如放手,轻松一点有什么不好呢?

在诺爸的一再坚持下,家里的沙发变成了茶桌,从一直反对,到勉强接受,到爱上喝茶、赏鱼……简直是换了种活法,不得不说诺爸这招是神助攻!真正看到家人的需求,悦纳之,惊喜也随之而来。
诺宝一直看我整理,偶尔也参与其中,看了不少整理的书籍,其中,有不少日本整理师写的。日本人对于泡澡,更多的是一种享受。诺宝超喜欢这种安排,自己掏钱买回一浴缸,还一再邀请我们泡,舒舒服服泡个澡的背后是孩子被肯定的欢喜。
教是最好的学。从开始的疯狂整理书籍,到继续完善,接着开始给一样热爱生活的朋友分享整理书籍,不断更新,让我不断深入,发现了“场”,开始打造一个个适合我们家的能量场。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谁说不是呢?
其实,家就是一个大的能量场,整理让物品流动,整理也让爱流动。但爱比整理重要,心里装着家人,考虑家人的需求,整理才变得有灵魂。我不是“帮谁做家务”,因为我就是这个家庭的一部分,我老公也并不需要人帮忙,他需要一个共同经营家庭的伙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