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102062/4a1fa082758b2aa5.png)
《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李尚龙--2017年出版,作者出书年龄大约27岁。这是我读该作者的第二本书,但这是他写的第三本书,他后面也写了好多书。
最近的阅读习惯是随性,遇到哪本书,感觉好奇就会点开听一听,读一读。或者是突然想到某个点需要了解的,也会搜一搜,读一读。
李尚龙是谁?李尚龙是个怎样的 人?从他的书中读出的感受:这个人很上进,人生低谷坚持下来后,才渐渐走上了上坡路,是成功转行着,是苦行僧,很多人的精神榜样。这本书里有很多故事,有写身边朋友的,有写他自己的,大多都是励志、积极、向上的事情。在20~30这个时间段的人,他们都想证明自己。李尚龙描写了这些奋进的人背后的心酸,以及每个人怎么积极看待事情,自我拯救的。在这个时代,年青人想要取得一定的成就,需要付出非一般的努力。
在书中,我觉得受用的点:
1.寂寞是最好的增值期。人与人之间的最大不同,就是空闲时间的利用方式不同,从而造就了思想上的巨大不同。
记得读初中的时候,回到老家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父母则外出打工给我们挣学费。我和村里的大部分孩子不同,我的玩性不是特别大。在冬天的寒假,我会一个人待在火炬里,写作业。而其他孩子都喜欢在村子里来回打闹,不拿作业当回事。当然大部分的家长都是管不了这个事的,没觉得读书有多大作用,所以没有非要压着孩子写作业,反而是农忙的时候会压着孩子帮着干点农活。我一直认为就是那种想写完作业,再玩的心态,让我们同年龄的人相差越来越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个小小的点,从量变到质变,让我们本来相似的生活变得千差万别。
2.因为他发光,所以我想努力靠近。想成为和他一样优秀的人。
这里谈的并不是爱情,而是敬仰之情,是对偶像的崇拜之情。大学里,我遇到了一个我崇拜的老师。他在课堂上是教算法的,很儒雅,很耐心,且平易近人。学生有不懂的地方,一旦在课上提出了之后,无论学生的问题多难或是多简单,他都会耐心的去引导学生弄白那个知识点。我们刚从高中进入大学,学习的专业内容和高中完全不同,很多思维上需要改变,所以在学习上有着巨大的不适应性。还记得第一次学习C语言编程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写代码,求一个二次函数的根。我当时完完全全是按照高中的求根公式来写的,很开心的早早的提交了作业。但交上去的作业,并没有过关。这犹如晴天霹雳,一下子打击了我的自信心。本以为是一个简单的作业,结果因为我不懂编程的思维,远远的落后了其他早有接触的同学。所以当课上遇到一位那么耐心,循循善诱的老师,我是很开心的,他能让我慢慢的转变思维,真的弄懂专业知识。
3.无论多么痛苦的生活,都不值得向每个人抱怨,这样反而会更快的低落谷底。
4.在人生黑暗期、迷茫期,努力向前,别停下来。
值得反思的点:
大多数人并不能做到像李尚龙那样努力、执着,那些写进书里的故事,只是为了鼓励我们上进。另一些不被写进书里,没有在书里表达的东西,警惕着我们需要读各种各样的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