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义是如何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的呢?
在美国留学期间,孙正义主修经济学,当时的他就在思考,靠打工存钱太慢,“我要靠发明赚钱”,并且把这些发明商品化,进行样品测试、申请专利,这些经验为孙正义后来的创业发挥了巨大作用
他规定自己每天花5分钟想出一项新发明。集中心力从事一项发明的风险太高,不如多想出一些点子从中shai筛选。为了累积想法,孙正义规定,自己每天至少想出一个点子,他给自己设定了5分钟的发明时间,在5分钟内尽情发挥想像力,并记录自己的想法。
他的方法十分独特,先是大量制作写着不同关键字的字卡,然后随机组合、排列,比如“全自动”、“高速”、“随身型”等关键字为基础,加上“洗衣机”、“翻译机”、“机车”等,把两个完全不相干的词“相配”,得出一个新“东西”。一年下来,孙正义的发明笔记中记载了250项发明。
这种方式在于利用想像,去发现前所未有的创意和新奇。接着,他再从“能不能成为一项事业”或是“有没有市场”等角度去判断取舍。
换句话说,孙正义发明了一个能够发明东西”的方法。
因为孙正义的坚持,这个方法也让孙正义发明出“附加语音功能的自动翻译机”,为他赚得第一桶金。
当我再次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个靠复利积累成功的例子。复利思维和长期思维是一样的,但是它的难点就在耐心上。刚开始时,它像一条平缓的直线,然而在某一个点之后斜率陡然上升,就好像突然产生了质变一般,进入另一方不一样的世界。
那我们怎么来使用这个思维呢?
很多人因为实际问题,根本无法长期每天投入很多的精力去做某件事或学某个技能。但是长期每天投入半个小时的精力做某件事或学某个技能确是有很大的可能。通过小步迭代,慢慢优化最终有一个可以交付的东西。
在你认同或者觉得这个想法道理好像可以尝试的时候,我觉得你可以先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再做决定会更好。
每天花费半小时,实际上有时会不止,一定会有很多的困难在等着你,你回想一下,你赚钱的过程就能够理解,事情不是一触而就的,那些困难你真的要去克服吗?你做好心理准备或者有相应的应对措施了吗?
每天花费半小时精力,你觉得是否值得。或者说你如果有更高价值或者知道更好价值的事,把这半个小时用来做那件具体事是不是比你没有目的就只想尝试这个想法更好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工作其实就是一个复利的例子,我们是否真的有必要再寻找一个新的技能,通过每天花费半小时来积累。
如果有两个复利的事,这两个事在行动中所遇到的问题,是否可以互相验证且让我们有一个思考复盘践行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