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了一篇较长的文,感觉自己要被掏空。
不是没话可说,是明明还有好多话要说,可是,手机打字好累呀。
这些字大都是在一边哄娃睡觉一边大拇指叩击手机屏幕敲出来的。说到这里,真是怀念以前不为孩子牵绊,端坐电脑前,伴一杯香茗,吧嗒吧嗒敲键盘的日子。
写下昨天那些字,是少有的认真、细致地记录了一次陪娃写作文的日常,就已经觉得,当作家其实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作家写出的故事好像读起来轻松流畅,却不知道作家写下着十几万或者几十万的文字,要骚掉多少头发。
人都有惰性,凡事拣简单的做,但,作家不可以,作家不仅要关注细节,还要不厌其烦地描述细节。
怪不得人家都说,作家不是个职业。职业一般是你先入了职再作出成绩来,而作家是要求你先有了作品,才能被称之为作家的。
在可以用作品说话之前,必须要耐得住寂寞,把可以拿来说话的作品从无都有地创作出来。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非对写作有特别的热爱,或是像史铁生当年身体有疾,不能从事其他工作,于是决心写字为生。否则,真的很难坚持。
多年来,我有作家梦,好像也仅仅是因为学生时代在作文方面屡屡得意,常得老师夸赞,便暗以为自己或许真的是文曲星降世了。
其实,如今看来,也只不过是考究文字且情感丰富了一些。
这些年,我为自己的作家梦做过什么吗?不过一直是吃老本似的自以为是罢了。不努力,还自以为在等遇见什么伯乐。伯乐也得先看到千里马的表现呀,我连文章都懒得写,拿什么表现,又拿什么去遇得见伯乐?
伯乐见了我,也只不过当作是个路人罢了。
为什么不写作呢?有很多原因,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有何用……
离开学校和考场,没有人给命题了,思想就好像少了辔头的马,无法牵引,也无处归拢。
然而,跟所有的技能一样,笔不练是会生疏的。有时候,心有千千结,抬笔却不知道从何写起,总觉得词不达意,意又难平。
最近开始每天写写,不说什么打卡吧,日更吧,挑战吧,就是写写,像每日喝水吃饭一样的,成为需要和习惯,也并不会觉得太痛苦,好像每天找时间跟自己独处一会,也好像每天关照一下自己的技能。
是的,不说什么梦想、什么热爱,仅仅是一门技能,梦想、热爱这些太虚的东西,一遇到点困难就变得软弱无力不值一提,唯有技能,是可以傍身的,就像行武之人的功夫。
文学曾经是我的热爱、梦想,但后来我发现那些我所景仰的大文学家,许多起初写文章并不是为了自己所谓的文学梦,他们不是咬文嚼字的酸腐文人,他们中有许多是靠写字养家,或者为劳苦大众发声。
他们所关心的,从来不是音律文采,而是在为自己或他人的衣食经营中,不断书写,自然而然写出了高超的文笔手段。
是的,写着写着,写出来高超的文笔手段。因为太想表达的清楚,所以自然会去思考斟酌如何遣词用句,就像现在的学生常常要做的句式练习,练得多了,自然生出巧妙来了。
当然,学生的句式练习还不能跟作家的行文相提并论,毕竟前者是学徒的功夫,后者则是创作者的功夫。
写作不易。单凭兴趣实难支撑,必须多出使命感来才行呀。
写作也并非简单地码字,而是要在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中,寻找精进的路径,并且反复操练。
写作倒也是件美事。因为每日的练习之后,不久就会越来越娴熟,越来越令人沉迷,甚至要成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