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楚歌还是吴歌——乐府古辞《江南》的地域考察

楚歌还是吴歌——乐府古辞《江南》的地域考察

作者: 夹心饼干赵总 | 来源:发表于2023-06-04 14:42 被阅读0次

古乐府《江南》是现存较早的乐府歌辞之一,也是诗题中出现“江南”的最早文学作品。在讨论古乐府《江南》涉及的地域时,人们常按照当下对“江南”的理解,将之定位于长江下游的吴地。然而,近来学界对“江南”概念的研究表明,先秦两汉时期“江南”一词多指长江中游洞庭湖南北的楚地,吴地则多被称为“江东”。(陈志坚《江东还是江南——六朝隋唐的“江南”研究及反思》)。这引导我们进一步思考:古乐府《江南》的来源地,以及古辞中“江南”所指,究竟是洞庭湖南北的楚地;还是指太湖流域的吴地?不少乐府研究者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在谈论乐府《江南》时谨慎地将之称为“吴楚”的民歌,但是此曲究竟产于吴,还是产于楚,还需要进一步考察。

要搞清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古乐府《江南》的演唱方式。《宋书·乐志》中介绍汉代相和歌时说道:“《江南可采莲》,《江南》古词”,可知《江南》是汉代相和歌中的一曲。《江南》古辞后四句“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学者多据此判定其采用了一人唱,多人和的演唱方式(王传飞《歌诗表演与汉、魏相和歌辞艺术新探》)。这种演唱方式具有明显的楚地歌谣特征,正如黄仕忠先生指出的,“一倡众和,前倡后和,在楚地最为盛行”(黄仕忠《和、乱、艳、趋、送与戏曲帮腔合考》)。《淮南子·说山训》中说相和乐:“欲美和者,必先始于《阳阿》《采菱》”,楚辞《招魂》中有“《涉江》《采菱》,发《扬荷》些”的表述,可知相和名曲《采菱》即出自楚地。菱与荷同为水生植物,在楚系文学作品中常常同时出现,所以吴競《乐府古题要解》录《江南》古词后说“又有《采菱曲》等,疑皆出于此”,显示了《江南》与楚相和歌《采菱》的密切关系。

相关文章

  • “啃读者”笔记

    汉乐府,汉时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汉代乐府官署大规模搜集歌辞始自武帝时,采诗歌的目的一是考察民情,二是丰...

  • 念吾一身,飘然旷野:汉魏乐府古辞《陇头歌辞》三首

    念吾一身,飘然旷野:汉魏乐府古辞《陇头歌辞》三首 @笑独行[编注] 陇头歌辞三首 @[?]无名氏[诗] 陇头流水,...

  • 贰w大衣哥的一曲悲歌

    “悲歌是汉乐府诗。这首古辞收在《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中,写游子思乡不得归的悲哀” 而现代人尽管生活在城市里,有着衣...

  • 阳春三月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 乐府古辞《盂珠》 天街小...

  • 文艺经典古诗词签名

    《古艳歌》乐府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江南》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

  • 李白的两首《长相思》

    乐府是汉朝官府中专门负责音乐的部门,乐府把诗歌配上音乐演唱,就是乐府诗,《长相思》是乐府诗的题目,属于“杂由歌辞”...

  • 乐府《子夜吴歌》

    2017.1.3 子夜吴歌·秋歌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 闲说南朝乐府民歌

    南朝民歌盛于南北朝时期,大部分保存在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主要有吴歌与西曲两类。吴歌产生于六朝都城建...

  • 诗画-200328

    子夜歌-南朝乐府 落日出前门,瞻瞩见子度。冶容多姿鬓,芳香已盈路。 企喻歌辞-北朝乐府 男儿须作健,结伴不须多。鹞...

  • 《企喻歌辞》赏析

    【按】本文没被选用。 《企喻歌辞》是北朝民歌,《乐府诗集》收在《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里。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楚歌还是吴歌——乐府古辞《江南》的地域考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lmb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