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的做到有多远呢?
地球到月亮的距离?
海鸟与鱼的距离。咫尺天涯
去做就好了,少即是多,慢就是快!
我们要提升对人事物的驾驭感,那要从自我做起。
赞美,是别人眼中有美,心中有美,自身有美。
记忆,识记提取,把遗忘的再认再现。
尊重贯穿始终,点点滴滴。每走一步总结也好,简述语意也好,摘要也好,澄清确认他的知觉,他所看中的,在意在乎的,他的脉络所在。对他的意义是什么?价值是什么?选择权,决定权始终在来访者那里。
行知先生的四颗糖。
①比我到的还准时。
②制止你打人的时候,及时住手。尊重尊长
③我了解了一下情况,你砸那个孩子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你是很有正义感的孩子。
④知错能改。
看到肯定所有点点滴滴做到的。引发他的觉察,思考。自发的自觉自愿的要去思考调整改变!孩子内心该是多么的温暖多么的有希望,有能量,有力量。蓬勃的生命力正义感,满满的正量。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起心动念,我们的语言行为影响真的是特别深远。尊重相信每个人都想更好,也都可以更好!从用正向视角去解读问题。不是与问题对抗。而是改善转化与问题的关系。看到事中的人的初心用意态度……
如果我们看到他打人,就说他是一个品行不良的孩子,把关注点放在问题上。去评判下定段断,批评指责教育,那孩子可能就会对抗,觉得不公平,老师不分清红皂白只相信自己的判断,你说我是这样,我就是这样了。甚至可能仇视大人,仇视社会。
问题是改变的机会,问题是成长的契机。拐个弯,换个角度去看。没有一件事,只有负向的意义。阴影的背后都有阳光。
问题是问题,孩子是孩子,孩子只是遇到了问题。
当我们接受挫折时,挫折才会表现出他帮助我们的面膜。尊重生活中发生的一切。
我们是孩子的报警器还是加油站呢?
爱情是怦然心动,婚姻是持续经营。
婚姻需要用心经营,而非小心呵护。
尊重差异,接纳差异
我们首先爱上→忽视→厌恶→合并整合
1,控制依从型。强势控制,弱势控制。
2,冷漠对冷漠。别人对你的方式是你教会的。
3,顺从对顺从。相敬如宾。
4,控制与反控制
接纳差异
1,自我认同。自我肯定价值。沉浸在自信美好的感觉里。
2,折中的办法,从对立到并肩。
3,学会拆解期待希望。愿望越具体越好,越容易实现。就是不负责任,就是不顾家→希望爱人顾家。负向转正向,抽象转具体。多变少,大变小。正向所欲具体可视可行
爱人具体做了什么会让你觉得是顾家的表现。
一周陪孩子一次。
一周陪自己吃顿饭。
一个月看次爸妈。
……
4,学习转化语言正强化。
你别对我这么粗暴。→我希望你能对我温柔点儿。
我真的很难受,很不舒服。(那我也没办法,我也解决不了)→我希望你抱抱我。抱抱我,我可能就好受些。
你整天都不着家。以后都别回来了。→我们天天盼着你回家。这周末我们一起去……
指责→小要求。
把对对方的指责→我们的需求。
我们是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的。不是依赖,依赖,是包袱是负担。
想清楚,搞明白。
1,想不想沟通。初心?
你咋还不起床?
让人感受到的是怨恨,憎恨,指责,生气。把期待变成了指责,这不是沟通
2,孩子想不想和你沟通?
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孩子不想做多少都是白搭。怎样做孩子愿意和我们沟通?怎样能够启发孩子?
3,想不想和孩子好起来?
起心动念。变成你所拥有的世界。
收拾孩子的时候,可能是把生活中很多的怨气发泄到了孩子身上。
直面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是问题,孩子是孩子,孩子遇到了问题,我们需要做的是和孩子一伙儿对抗问题。
想清楚,搞明白,高效沟通。
1,不要以当前的位问题为目标。
①凡是孩子的学习问题,都是人际关系问题。
②凡是中小学的问题,都来自幼儿园的问题。
③所有沟通的问题都是没有通心的结果。
2,求同存异找到可沟通的点。
3.以培养孩子的求助能力为主。
在生活小事中培养求助能力。
4.重塑家庭环境,修复家庭系统。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5.正确引导孩子学习表达。
当孩子不会用嘴表达时,就会用不良情绪和错误行为表达。
费力不讨好的三种安慰人的说法
①你惨,我比你更惨。
②给建议分析原因。
③别想那么多,没用。
怎样让人舒服一点呢?
①耐心的倾听
②无声胜有声的陪伴。
③说出他的感受和期待。
被冤枉真是让人很憋屈
要是……能了解真相就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