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手术以来,因不能久坐,终日躺在床上百般无聊,遂翻开《曾国藩传》。
本书共399页,作者张宏杰,看了几页,觉得作者文笔不似《明朝那些事》的作者“当年明月”那般诙谐幽默,而是更趋于严谨求实,文中曾国藩所说的每句话,几乎都注明出处,足见作者为写这本书是做足了功课的。严谨的同时,也让人觉得有几分枯燥无味,不沉下心来是很难读完的。于是翻了几十页后,便搁置一旁了。
每天逛逛淘宝,刷刷抖音不好吗?
又过了几日,觉得玩手机看平板看到头昏脑胀,忽然又想起了这本书,于是拿起来细细拜读,不看还好,一看便一发不可收拾,至凌晨两点看到260页,终究体力不支,想自己有病在身,尽管不舍,仍放下书沉沉睡去。(哈哈,受满篇文言文感染,我也不免邯郸学步)
目前书中内容尚未全部读完,但我对曾国藩及其部下已经产生由衷敬佩,甚至是崇拜。当我读到曾国藩家族往前追溯五六百年竟没有一个读书人时不禁莞尔,当我又读到曾国藩和父亲夜以继日刻苦读书却始终考不上功名时,不由感叹曾氏家族资质平庸,但转念一想,当朝当代比他聪慧的,比他有才能的,看不起他的大有人在,最后,只有他成为一代圣贤,可见笨鸟先飞所言非虚。
当我读到他一介书生,居然呕心沥血创出办名震天下的湘军,我难以想象这期间他遭遇的磨难困苦,以及别人的嘲笑讥讽,可是他是谁啊?他是曾国藩,是虽不甚聪明,但有韧劲,有定力,越挫越勇的曾国藩。
当我读到他痛恨世风日下,而与地方官员分庭抗礼,水火不容,当我读到他奏折上或委婉或直截了当地批评咸丰皇帝时,不由得为他捏了把汗。
当我读到他作为汉人官员为国家卖命却得不到军饷,时时被朝廷提防,被满人看轻,被政敌诽谤,被同僚取笑,被百姓辱骂,而他终是不甚在意,一心一意要为国尽忠。而当他立下誓言“首战必胜”,结果却出现了首战即败时,他即刻跳江自杀,又被部下救起。我仿佛看到了他和那些权臣的差距在哪里。
当我读到他沉着稳重,顾全大局,没有十足把握绝不出战,即便咸丰的奏折一遍一遍催促,他仍是不为所动。在等待的这几个月里,他等来了先进的武器,等到湘军渐成气候,却也等来了两位好友城门失守先后身亡的消息,他无比痛心,却又无比坚定,坚定自己的选择,结果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在后来的战役中大获全胜。当初他能将好友的求援,皇帝的施压搁置一旁,足见其定力非同寻常。
当我读到明明是他一手提携了左宗棠,有知遇之恩,危难之时鼎力相助,有救命之恩,后者却上奏折参他一本,如此恩将仇报,他却付之一笑。作者分析,左宗棠自幼聪慧,在科举之路上却一路挫折,由此,左对看似愚笨却科举顺畅的曾国藩心怀不满,认为老天不公,除此之外,他还不止一次在两人的好友面前抨击曾国藩愚笨没有才能,更是在翻脸之后整日在家大声叫骂曾国藩,骂给好友听,也骂给部下听,以至于大家耳朵都听出茧子了,有好事者将此事传与曾国藩,对方却一笑了之,说如若我与他对骂,我口笨舌拙,定然骂不过他,还不如省些力气。两人的胸襟气度高下立判。
左宗棠自诩诸葛亮,与好友来往书信中文末自称“老亮”,在我看来,他顶多称得上是周瑜,究其原因,惟气度过小无它。
后来左宗棠受命收复新疆,也遭遇军饷困扰,他四处筹钱却屡屡碰壁,曾国藩时任两江总督,掌管着中国最为富庶,税收最多的江浙一带,左宗棠认为,曾国藩断然不会帮他。未曾想不等他出言求助,曾国藩便送去了军饷,一并送去的还有精兵良将,最终帮助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这一次,左宗棠终于口服心服。在曾国藩去世后,仍在西北前线杀敌的左宗棠派人千里迢迢送来一副挽联: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读到这里,我泪目了。他可是自傲的左宗棠,的确,论聪慧论才能,他居曾之上;可是论胸怀,论大局观,他只能居于曾下。
能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已属难能可贵。所以我还是蛮喜欢左宗棠的。
读到曾国藩与胡林翼,我感动不已。
年少时,曾国藩与胡林翼同在翰林院工作,是为同事却交集不多。原因嘛,在于他们谁都看不上彼此。胡林翼是世家子弟,家境优越,吃喝嫖赌样样精通,在曾国藩眼里就是败家子,公子哥。曾国藩出生于湖南乡下,浓重的乡音,憨直的性格,胡林翼对其不屑一顾,认为曾是土包子。
多年后,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他们因共同的使命并肩作战,并成为一生的知己。
由于早年间曾国藩说话不讲方式为人耿直,屡次得罪咸丰,最终被遣返回家,相当于被罢免官职。胡林翼数次在奏折上力荐,甚至不惜收买咸丰身边的红人官文,最终使咸丰重新启用曾。湘军团练之初,困难重重,首要任务就是急需军饷,而胡林翼作为地方官,每月提供可观的银两保证了湘军的正常运作。他们高瞻远瞩,志同道合,共同制订了一系列有战略眼光的作战计划,在作战策略发生分歧的时候,胡林翼也能做到听命于曾国藩。
后来胡林翼病逝,曾国藩伤痛不能自已,彻夜难眠,“惘惘若有所失”。回顾他与胡林翼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钦佩又相互批评的交往史,曾国藩叹息说,“从此共事之人,无极合心者矣!”
从这本书中,我窥探到了古代官员起起落落的一生,他们大多如此,不止曾国藩,还有胡林翼,李鸿章等,他们从小饱读四书五经,精通儒家思想,一生忙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在他们略带理想主义的书生气中,我分明看到了他们的拳拳之心,对皇上,对国家,忠心耿耿,爱得澄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