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苏东坡游莫干山时到一寺中小坐。寺中主持和尚见来了个陌生人,就淡谈地说:“坐。”又对小和尚喊:“茶。”
这已是平常而又不错的人生相遇了。有邀坐并以茶相待,想想平生之中能有多少,你我皆素昧萍荷,能得此陌生之人相待,实在是幸哉乐哉,何故有炎凉之感。一般的素人相见,能有此等待遇,可以心慰了。
此为人生际遇第一境界:素昧相知邀相坐,以茶相款涤风尘。
"坐"“请坐""请上坐”,人生际遇三境界,世人误此论炎凉,错!错!错!两人落坐交谈后,主持和尚发现对方脱口珠玑,料想此人不凡,就请客人进厢房叙谈。入室后,主持和尚客气地说;“请坐!”又叫小和尚:“敬茶!”
此为人生际遇第二境界也。
想必主持和尚阅人之多,阅事之广,博文见识之深,跟东坡先生晤谈,见来客谈吐非俗,文气罩身,自带光芒,非世间俗物之辈,自是内心顿生倾谈之意,倾交之愿。腹有诗书,气带光华如苏轼者,天底下能有几人。
和尚虽不明来客身份,但仅从谈吐就可知对方非凡庸之人,故有让小和尚"请坐""敬茶”之礼待,而非世态炎凉之作态。
试想,中国人强调对人热情,待人诚恳,但如果我们一见到陌生人就热情不得了,以当今时代看,不是传销就是骗子,或是要向你借钱的人。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古人言重了,今人也不傻。
何况寺庙乃朝拜之地,每日香客云集,和尚若见人都热情相待,那寺庙岂不成了茶楼酒馆。
"坐"“请坐""请上坐”,人生际遇三境界,世人误此论炎凉,错!错!错!再一打听,方知来者是赫赫有名的苏东坡,主持和尚连忙作揖打恭地引他进客厅,连声地说:“请上坐!”并吩咐小和尚:“敬香茶!”
此人生相遇第三境界也。
我辈凡夫俗子亦遇之少矣。当得知来客是苏大文豪,主持和尚已是受宠若惊,苏轼平时出行也是吆五喝六,多有随行侍从或平生所交好友相行,如和尚佛印等。
这一次算是微服私访,当身份亮明时主持和尚真的是有“蓬寺生辉”的荣耀,因为在古代有名人甚或皇族之人光临寺院,那是寺院的名头,苏轼的到来算是给寺庙作了名头广告,留下墨迹诗文自不在话下,这后面的事就印证了这些。
况且对一代文豪的尊重也显示了寺庙也是文化礼教场所的担当。
这第三际遇一般人难以遇到,不是别人不给你做,而是你自己达不到。
"坐"“请坐""请上坐”,人生际遇三境界,世人误此论炎凉,错!错!错!苏东坡临走时,主持和尚请他题副对联。苏东坡胸有成竹,含笑挥毫,顷刻书就: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这最后的回报是苏轼拜访寺庙的收获,折射了一代文豪的胸襟气度,也是他作为大文豪可以傲骄的佐证,更印证了"文学即人学"的颠仆不破的真谛。
"坐"“请坐""请上坐”,人生际遇三境界,世人误此论炎凉,错!错!错!他用寺庙接待他的方式,不加一字就写成了一副工对完整而又诙谐有趣的对联,按苏轼洒脱的个性,也绝不是对寺庙和尚的嘲讽,顶多算是一个自我开解的玩笑。佛是苏轼一生心之所往之所,宽容是佛的本性,苏轼向佛,故无此心也。
苏轼的这次寺庙之行如果我们抛开世态炎凉的陈论,恰恰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学习和记取的道理: 一个人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你必须是一个值得别人尊重的人。
所谓的世态炎凉只是我们的内心在作祟,世上没有,也没有无缘无故的鄙弃。
"坐"“请坐""请上坐”,人生际遇三境界,世人误此论炎凉,错!错!错!
网友评论